苏格拉底为什么宁愿赴死,也不妥协

徐帆老师北大读书俱乐部中,第一本书讲的就是苏格拉底的申辩。在文稿中看到雅克·达维特的画作《苏格拉底之死》

画中描述的是苏格拉底在狱中临死前与朋友及追随者告别的画面,画中呈现了朋友们伤心欲绝几乎崩溃的各种神情,只有苏格拉底依然精神矍铄慨然赴死。

正中间苏格拉底正接过递来的毒酒,还在侃侃而谈,画面左手有一位白发苍苍老者背对着苏格拉底颓然而坐,感觉像是劝说无果徒然神伤,旁边一个朋友掩面而泣,另一个扶墙痛哭,不忍面对他的离去。还有一位手抓头发不放弃一丝希望竭尽全力劝说他,画面传达出的悲伤痛苦让人心痛不已。

看完心里深深留下一个疑团,为什么朋友愿意帮他越狱或者去流放,他却选择不走,怎么劝说也不改选择死亡这一条路呢?

所看资料,我只能私下揣测苏格拉底内心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他认为自己应该接受死的原因;

即使他自认为是受冤枉的,也是在民主制度下执行,作为雅典公民,他遵守国家制度,君子坦荡荡。这是他的生活原则与其处境相结合的结果。他的原则使他在这种处境中必须做出的反应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他自己的内心指引心意而做的正确的事。而同意流放,则要承认自己是做法是错的有罪的,有违他的内心意愿。所以他坚持自己。

他对于帮助人是神赋予的使命,它高于自己的生命,做的是有利雅典人民的事,无愧于人,无愧于内心。

书中一个故事,一群人被捆在山洞中,看到墙上的影子动来动去,所有人认为影子就是真实的,有一个人松绑了自由了,出去转了一圈,看见了外面的光与动物,明白了影子是怎么一回事,

柏拉图应该认为苏格拉底自己就是那个松了绑出去转了一圈的聪明人,他知道影子是假的,他回到洞中想尽一切办法给大家说明外面的情形,说外面有鸟,你们只看到的是鸟的影子,可是没有人相信他。

其实苏格拉底也意识到大家认为他是个疯子,甚至会杀了他。对这一天的到来,他是有准备的。

言行一致

雅典人关注言行一致,苏格拉底在辩解中,辩论中说自己不怕死,而这一行动也以此表明自己的言行一致,

还有苏格拉底认为死只是身体和灵魂分离,他认为身体会腐烂而灵魂不死,他只是关注灵魂,不在乎身体,所以苏格拉底不惧死亡,对自己的死并不在乎。

所以选择从容死去。

的确苏格拉底喝毒酒死后,雅典人民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于是,他们为苏格拉底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雅典 雅典属伊奥尼亚人(Ionian), 雅典所在的阿提卡(Attic)地区, 被称为“希腊的希腊”, 这个地方最...
    ianwest阅读 9,094评论 1 11
  • 文 昏睡十年 在西方文明史上,能与耶稣之死相提并论的仅有苏格拉底之死。劝人向善的耶稣为了替人类赎罪死于十字架...
    安静的骆子阅读 8,416评论 2 42
  • 故事:黑泽明和《罗生门》 我今天不给大家讲哲学了,我们讲个奇案。我讲这个奇案,是为了跟你分享一个重要的读书心得。 ...
    抱团取暖阅读 4,993评论 0 1
  • 分开多年了没有再梦到你了 我唯一的前男友 都已经过去了 记得刚分开几个月的时候 那次我生病了 晚上梦见你帮我洗衣服...
    水木树阅读 1,469评论 2 1
  • 他站在众将士的身前,看着眼前的将士们,双眼通红。他们以十万之躯对抗大褚二十万大军,如今已无粮草,他敬爱的父皇刚刚...
    语宸灼灼阅读 1,0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