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看了韩寒的一篇文:"《萌芽》60周年"。文中着重描述这位80后作家的中学时代。那时各种学生杂志和文学读物开始遍地开花,文学类刊物占领校园。
1999年,《萌芽》联合13所著名高校合办了第一届中国权威作文大赛一一"新概念作文大赛",不仅使《萌芽》变成了人手一本的杂志,更让一群爱好文学的优秀学生作者占领了青春文学的高地。韩寒就是其中被追的那一个。
可以想到,文学小青年们成长的多么快乐和自信啊!早早地熟读历史开阔眼界,汲取养分融炼思维,一篇篇作文见诸报端,引发分享文学的浪潮,何等自豪。
2
推人及己,不免也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真没有特别骄傲的事情发生。就连"《萌芽》"、"韩寒"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的。
读物除了课本,极少有课外书籍,镇上也没有书店。收音机广播电视快上初中了才悄然兴起,播放的也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因为那时极少有"广告""营销"这些商业现象烦扰,经典的广播剧和反映现实体裁的电视剧还是平静地接收了一部分。往往是囫囵吞枣听一遍,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一集就结束了,意境大约记得,精巧的词语总是一闪而过。
晚饭后,我们有大把的时间玩闹,月光下也会自发地在院子里随性地自转几个圈圈,身体灵活性格胆大的还会作几个空翻。做家务没人在场也会学唱几句流行歌曲。初二终于有节正二八经的美术课,照着图片画一个,没想到还挺像那么回事的。老师随口一句表扬默默地记在心里好久。
我记得我的第一篇优秀作文就是学习了朱德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后写的一篇《我的母亲》。终于有所发挥了,情感真挚,写法却没有太多新意,完全平铺直叙,是红着脸听着老师读的。直到现在我的文章仍像作文,仍需继续提高,更不敢轻易再写一篇《我的母亲》。
少有的几本小说、诗集也是同学之间私下里快速浏览,"你快点看啊!XXX还要看"。所以,歌本、笔记本应运而生,没杂志就自创呗,谁没有一两本独家定制。有这功夫为啥没想方设法找来更多的书看呢?
有了这些不酸不甜的回忆也算我存在过,哪怕少时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却也一直都是内心的一段缺失的阴影,总觉得自己一无所知。即便后来去过一些大书店,也总捡最需要的最实用的买,文学类的书籍总是放一边不敢碰,读的经典少之又少。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书籍中可以了解世界,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加强及完善自己逻辑思维,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物质匮乏的时候精神再匮乏那真是一场灾难,不自信就是我读书少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表现。
3
外甥今年考上了他理想中的一所县城中学,家人都很高兴,最松一口气的是我的父母。这五年里是他们一天天照顾着他,责任重大。虽然父母都识字,可有些课程仍不能辅导他,我常常在电话里让他们去县城的书店买些书回来读,也好充实一下课外生活。乡村的环境虽然温暖广阔却缺少新鲜事物的填补。而课外书籍是较好的补充。
我深知村小学的现状,课外阅读这一块还很欠缺。别说村小学,就是镇上现在还鲜有书店可找。生活中不需要书?书都藏在哪里?被少数人垄断了?没人去找书?这有深刻的历史原因,更是我们现在这一代人的缺乏。
每个假期外甥都会到他爸妈工作的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扩展视野。家乡人口多,资源少,很多家长在外奔波,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他们大都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能得到家中长辈很好的照顾。不得不承认,现时的乡村生活还需要丰厚的城市保障。看到一些懂事又用心学习的孩子总让人心疼,那是他们自己在用行动争取。
家乡县城中学的发展还是很好的,虽然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但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完善。相信乡下的皮孩子们到了县城能很快适应。
小青年们,开学了就是中学生了,不管是不是你理想的学校,可要学好玩好啊!你们的天空一直都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