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中,芮小丹问丁元英:“你怎么看女人?说心底的那点儿东西。”
丁回答说:“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说得直白一点,丁元英的意思就是:女人擅长感性思维,缺乏缜密的理性思辨能力,考虑问题不周全,容易感情用事。
罗蓓本人和她写的《化繁为简: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都给出了完全不同的例证。
《化繁为简: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这本书,由颉腾商业推出,西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浓缩作者20年的经验,从多个方位为我们系统介绍了分类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阐述了分类法对人类文明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分类法对组织发展以及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归纳起来就是:科学分类,是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的基础和前提。
一、化繁为简能做什么
如果您了解了罗蓓和南丁格尔的经历,就可以洞见分类法运用到日常事务中所产生的效应。
罗蓓在新东方工作了16年,曾荣获“新东方20年功勋教师”称号。离开新东方后,短暂做过一段时间的职业经理人。后来创办“氢原子”,和十点读书联合推出“8遍魔耳记单词”课程。
“8遍魔耳记单词”,一改惯常的按字母排序的分类方式,将英语单词按照词频、词性顺序进行分类,采取听觉记忆的方式,先记住3000高频词,再适当扩展,记单词的效果非常好。仅3个月就跻身2018年度全网知识付费外语类TOP5,推出4个月后,销售量突破10万份。
2019年,受知识付费进入低谷期,以及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氢原子一度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之下,罗蓓开始通过梳理新东方创业历程寻找氢原子的发展方向。
通过分类思维方式,她拨茧抽丝,理清了在教培行业大改革背景下,自己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延续原有的能力、方法、知识做新的延展;二是学习金融与投资知识、IT知识等,进军全新的专业领域。
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循着第一条路,把自己最底层的能力进行拓展,进入企业培训领域,锁定在化繁为简的组织能力建设培训上,这才成就了今天的氢原子。
南丁格尔出生在意大利,长大成人后赴德国学习护理,后来前往英国伦敦的医院工作,1853年任伦敦慈善医院护士长。
后来,俄、法、英三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的权利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南丁格尔奔赴前线救治伤员。
在前线,南丁格尔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很多士兵不是直接死在子弹下,而是死在卫生条件很差的战地医院里。但由于上报材料只是堆砌数字,高层没有耐心深入分析研判,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无法采取相应的举措。
南丁格尔对士兵死亡人数做了分类,选用季节和死因两个分类维度,形成“南丁格尔玫瑰图”,直观地呈现了一个事实,如果战地医院的卫生状况好一些,就不会有那么多士兵失去生命。
最终,南丁格尔玫瑰图迅速引起了军方高层、国会议员乃至英国女王的注意。很快,战地医院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改善,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亡士兵的死亡率就迅速从42%降低到了2%左右。
这就是通过科学分类,将事物化繁为简带来的最有说服力的效果。
二、化繁为简需要什么
既然分类能够带来这么显著的效应,实际应用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有两个要点:即从本能分类升级到组织分类,综合运用共时分类和历时分类。
顾名思义,本能分类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天生就会的分类。比如我们凭经验和习惯,可以把具有相同形状、颜色、性质、作用等的物品归为一个类别等。本能分类简单实用,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但毕竟不够科学严谨,甚至存在谬误。
本文开头提到的丁元英对女人的看法,就是基于本能分类得出的。
一个职场人士,如果采用本能分类,那他就秉持的是个人立场,采取“人大与事”的处事态度。在职场看同事都是贴了标签的眼光,如同小孩子看人都是好人、坏人。就会纠缠到海量的人际关系,陷入众多的恩怨情仇中不能自拔。最终导致组织内部产生巨大的内耗,员工个人发展也将遇到障碍。
要想让分类真正发挥其效应,就不能只停留在本能分类的层面上,而应当通过分类社会化,将其提升到组织分类的层次,才能够利用分类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而一旦经过社会化过程,将本能分类升级组织分类,遵循的是“事大于人”的理念。在组织内部,员工能够真正融入组织,一件事情无论多少人合作,无论形成多少错综复杂的关系,核心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干成事,创造价值。这样一来,原本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下子就简单多了,效率整体提升了,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效果。
再来说一说“共时分类”和“历时分类”。
共时分类法反映的是某个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内,甚至某一特定时刻对事物的分类。图书馆检索图书,各种字典、词典的分类,应用的都是共时分类法。具体到数据分析当中,我们可以利用饼图、条形图、雷达图等,将数据结果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各种信息一目了然。
历时分类法,就是将“时间线”加入到了共时分类法的分类维度当中,直观地反应了其他维度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化。
历时分类法在管理中经常用到的,就是能够反映各类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直方图、散点图等。此外,流程泳道图和甘特图也经常用到工作和项目管理当中,可以优化程序、明确责任,进而提高效率。
三、如何做到化繁为简
分类法可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应用它,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进而提高效率,提升质量。
分类法最常用的领域是电脑文件管理。
经常用电脑的人都有这个体验,电脑用的久了,文件和文件夹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把所有的文件都放在桌面上,那么整个桌面密密麻麻。也有人将所有文件都存进“我的文档”中,尽管桌面整洁了,但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快速从一大堆文件中找到需要的文件。
如果我们把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地存储与处理,就再也不会出现以上问题了。具体有以下技巧:
一是共时分类与历时分类相结合,将所有文件先分门别类,进而按照时间间隔进一步分类,也就是既要延展分类的广度,也要增加分类的深度;二是文件命名要简洁明了,包含内容主题、作者名字、修订日期和修订版本等关键信息,方便查找,在一时找不到时,也可以通过输入关键信息搜索到;此外,文件夹不要建在系统盘上,以免影响电脑运行速度,避免重装操作系统造成文件丢失。
分类法用到时间管理当中,是将繁杂而琐碎的日常事务从“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这两个维度,按照四象限法进一步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四个类别,然后把事情各归其类,厘清头绪,分清轻重缓急,将有限的时间的用到最需要做的事情上。
具体而言,就是对于重要且紧急的事,要尽心尽力,亲力亲为。对于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可以考虑用授权的方式,委派别人完成等等。
俗话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容易,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困难。《化繁为简:用简单分类解决复杂问题》这本书,系统阐述了利用分类思维化繁为简这个问题,既有系统的基础知识,也有生动的具体实例。将这些知识主动应用到生活中,就可以从混沌中找出秩序,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