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天气越来越热,我发现课堂上学生们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我就想办法把班里的课桌拉成了南北两块儿,也就是把班级分成两块整体评比。根据上课回答问题次数,作业,读书积极性,坐姿,遵守纪律方面等,及时得分、扣分,下课总结,输的那一组作业翻倍。刚开始孩子们上课不太注意的,老被扣分,谁扣分了,组里的所有同学都批评他。他就觉得给组里抹黑了,就表现好了。谁上课经常是低头族,不读生字,或者不读课文,被我指出来,扣分。组里孩子都谴责他们,这些经常扣分的同学行为习惯也有所改善,这样慢慢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逐渐的课堂效果越来越好了,回答问题积极了,读书积极了,低头摸玩具的少了,作业完不成的同学越来越少了,一切都向好的方面良性发展起来。现在变成了,同学们很期待这种评比,因为输的一方作业稍微多一点,他们的就是可想自己组获胜,让对方输了认罚。
这周三上午第四节课,我没有安排教学任务,就让他们在教室里集体阅读课外书。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在阅读,读了一会儿,就又有人生事了,这个人想写中午作业,那个人想说话,都被我制止了。快下课时,我把今天的南北两块儿的比分总结了一下,北边输了,生字写四遍,南边赢了生字写两遍。大家都没有意见,接着读自己的课外书。可能南边同学认为自己这方赢了,就有点得意忘形,有几个平时爱说话的同学,就又说起话来声音不太大,北边的同学就开始举报他们,我说我没有听见。北边同学就不愿意了,但也没有再说什么。下课铃响了,我就让孩子们下课吃饭了。
我刚把饭给孩子们打完,给刘鎏颢也打了饭。都出去吃饭了,一会儿,刘鎏颢跑到我面前,我说你饭吃完了吗?他说没有,还挺生气的,我就问怎么回事,他非得让我罚南边所有同学抄六遍生字,原因就是南边同学上课说话了。我说下午上课了再说。刘鎏颢说不行,非得现在就让我罚南边的同学。我有点生气了,我觉得这么点小事,不值得。刘鎏颢就在那掉点眼泪,我就说现在所有人都在吃饭,让我一个一个地找人,在再罚不合适。下午上课再说,经过劝说,孩子就去吃饭了。我突然意识到了,一场小小的比赛,输赢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课堂上得公平的对待他们。就拿回答问题来说,光挑一边也不行。得估计到两遍同学的感受,要不然他们觉得评比没意思,失去了评比的意义。但是在其他方面,没有完成作业,上课捣乱等这些方面绝对是愿赌服输。
所以想用评比机制,来促进孩子们的进步,必须得给他们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不能让他们觉得老师有偏有向,这样就会失去评比的价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想要做到绝对的公平比较难,就要看教育机智了,把握好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