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理解题目中“阴阳俱溢”的意思。关于“阴阳俱溢”,经文说得很清楚:“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日阴阳俱溢。”此意思是说,临证如果见人迎与寸口部位所出现的脉象都比平常的脉象大三倍以上的,即是阴阳两气都偏盛至极而盈溢于脏腑的表现,此就叫做“阴阳俱溢”。理解了这个,则本篇题目的宗旨就很清楚了:即本段主要讨论“阴阳俱溢”之病证的脉象表现、临床诊治、预后及其误治的后果,并强调了针刺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
而具体对于“阴阳俱溢”的脉象表现、临证诊治及预后误治等情况,经文曰:“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此段翻译过来意思是说,临证如果出现了类似“阴阳俱溢”这样的病证,则就会导致人体内外不能开通的病理改变;而一旦内外不能相通,即会使血脉闭塞,气机不通,真气无处可行而流溢于内,并内伤五脏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医者如果认为灸法可以开通内外,而妄用灸法予以治疗,那么就会有使病机转化而形成其他疾患的风险。
最后关于针刺之最终目的,经文强调道:“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翻译过来意思是说,临证大凡针刺的原则,都是以使阴阳之气调和为最终目的!如果通过医者临证的针刺治疗,已经使得人体阴阳之气调和了的,那么就要及时停止针刺;不能针刺太过,因为过则生变。又因为内为阴,外为阳,所以临证补其内在的正气,泻其外来的邪气,就能使五脏精气充实、功能健全,而出现声音洪亮、中气充足、耳聪目明等等身体健康的表现。相反的,如果泻其在内的正气,补其在外的邪气;或是治疗太过,则都会使得人体血气不能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