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散步时,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河边有一片狭长的水池?这一定是某些渔夫挖的,水池与河水并没有连接在一起。河水稳定恒常地流动着,水势深远开阔,但是那片人工的水池却充满了糟粕,因为它没有和充满生命的河水连接,里面连鱼都没有,它只是一池死水。然而深远的河水,却充满了生命与活力,快速地向前流着。
你说,世人不就像这池死水吗?他们在生命的激流之外,为自己挖了一个小水池,在这个小水池里面,他们呆泄、死亡,而我们竟称这种腐败与停滞为生存。
事实上,我们都希望得到永恒的境界,我们希望某些欲望能永远持续,我们希望得到永远的快乐。我们挖个小洞,然后用我们的家庭、野心、文化、恐惧,以及我们心目中的神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崇拜把自己障碍在里面,然后我们就在其中死掉,让生命流失。生命是无常的、恒变的,他是那么迅速、深奥,充满了无比的活力及美。
你是否注意过,当你安静地坐在河边时,你会听见河水的歌唱、水浪的轻拍声以及水流经过的声音?河水永远流动着,流向更深更远的地方。但是在小水池中,根本没有活动,它的水是停滞的。
如果你观察,你会发现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所要的——一小水池远离生命之流的死水。我们认为这小水池的存在是正确的。我们发展出一套哲学来证实它,我们发展出社会、政治、经济与宗教的理论来支持它,同时我们不想被打扰,因为我们寻求的是恒常的感觉。
你是否明白追寻永恒是什么意思?它意味着我们要求快乐能够无尽地持续下去,并且希望不快乐的事情早早结束。我们希望自己的名字能被人知道,而且能通过家族及财产延续下去。我们希望所有的关系以及活动都能永远那么美好,我们在这池死水中追寻恒久的、持续的生命。我们不希望它发生真正的变化,所以我们建立了社会,来保证我们的财产、名声及名字能恒常不变。
但是生命根本不是如此的,生命是无常的,就像树叶从枝头坠落,所有的事情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件事情是恒久的,永远都存在着变化及死亡。
你有没有注意过光秃禿的枯树耸立于大地是多么美,天空衬托出它所有枝干的线条,在枯枝中有诗有歌。每一片叶子都脱落了,它正在等待着春天。当春天来临时,它再度以丰盛的绿叶为大树谱上欢乐的音符。等到深秋,叶片又被吹走了,这就是生命之道。
但是我们不想接受这一切。我们执著于自己的孩子、传统、社会、名声及小小的美德,因为我们想获得永恒,因此我们对死亡恐惧。我们害怕失去自己熟知的事物。
但是生命并不是我们所能希望的,生命根本不可能恒常不变。鸟儿会死亡、白雪会融化、树木会被砍倒或被暴风雨吹倒,可是我们总希望每件事都能满足我们对永恒的需求;希望自己的地位与权势能购持续。我们拒绝如实地接受生命。
生命的实相就像河流一般,永无止境地继续往前流,它永远都在追寻、探索、推动、泛滥,穿透每一个裂缝。
——克里希那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