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带孩子玩滑梯,有两个十几岁的男孩儿在滑梯上玩儿球。他们一个人在滑梯上面,一个在下面,把球顺着滑梯往上滚。当时还有两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在那儿玩,我感到很担心。于是对那两个大孩子说,滑梯是给小朋友玩的。不记得是从哪本书上看到过这个方法,想纠正孩子的行为,可以指出物品的功能。当时这句话就像是自己冒了出来。
这两个男孩儿是怎么回应的呢?他们在以我能听到的音量小声交谈,“我们被驱逐了,有人想把我们从这里赶走。”我能明显的感到他们的抵抗情绪。当时我的心里真的是“戈登”了一下,肯定是哪里不对了。
赶紧反思一下。我信息是怎么表达来着?默默的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当其中一个男孩儿从我旁边经过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发送了一个我信息。“你们在滑梯这儿玩儿球,我会很担心球会碰到小朋友。”这个男孩儿平静的“哦”了一声,转身招呼另一个孩子走了。留我自己愣在了那里。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发送我信息,结果还不错,自己兴奋了好久。
我骑电动车送米粒去幼儿园,天冷了之后,她一直是坐在后面的小雨棚里,可以挡挡风。有一天她突然想坐到电动车的前面,前两次为了避免麻烦,我同意了,但这让我感到很不方便。后来我试着发送我信息。我说,你坐在前面妈妈就不能盖挡风被,妈妈会很冷,你也会很冷,我们坐到后面好吗?这样我们就都不冷了。我反复说了几遍之后,她自己挣扎着站起来表示要坐到后面去,也没有闹情绪。
描述对方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对自己带来的影响,这就是我信息。非责备无伤害的表达,使对方自发的调整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