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盛夏。
不知是天气的燥热,还是内心的烦闷,现在待在乡村中,却再也没了曾经那种宁静的感觉。
我对乡村的感情十分复杂,从一开始进入到城市中的无比排斥,再后来慢慢引以为豪,再到现在坐在这里的五味杂陈。
直接点来说,就是开始觉得丢人,怕被嘲笑来自农村。后来慢慢发现自己拥有好多城市中的小孩儿不曾拥有的经历与技能。现在充满着对儿时乡村的向往与留恋,却又不得不在城市中打拼的迷茫与徘徊。
我很喜欢儿时乡村带给我的美好回忆,以至于总是很自豪很骄傲跟在城市中长大的朋友们说起过往种种。
还记得童时的夏天和小伙伴一起去捉知了,那时用的手电筒还是装电池式的。
每到晚上,成百上千的人同时打开手电筒,于是一道道昏黄色的光线便出现在田地里,树林中,路边上。
光远不及现在的充电式手电筒一般明亮,却也没有那么刺眼,这些昏黄色的亮光合在一起,将整个夜晚照亮,显得那么和谐,那么静谧。
过年的时候村子里的几个小孩儿一起出来玩捉迷藏,男孩儿女孩儿不分你我。
那时的自己哪懂什么男女授受不亲,更没有现今见到女孩子的诸多杂念,自然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狗屁异性接触恐惧症。
我同你玩的好,把你当好朋友,便可以拉着你的小手一路跑到我家把我最喜欢的玩具或是糖果分享给你。
放假的时候一起玩玩具,有些人甚至可以攒一年的零花钱只为了能买一把看上去高大上的玩具枪,然后所有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
还有一起去钓鱼钓龙虾,下河摘莲蓬游泳,一切种种,现在想想都仿佛还在眼前。
只是那时自己做什么都是最笨的。
捉知了总是捉的最少的一个,与小女孩儿也是最玩不开的一个,打枪是最不准的一个,就连游泳钓鱼,我也荣幸的成为了唯一一个到现在还没有学会游泳和去年才钓到人生中第一条鱼的人。
可能上天是公平的,给了我一个聪明的大脑,便顺手剥夺了我对四肢五官灵活运用的能力,以至于直到现在说来,我除了学习好一点儿,也没有任何其他显眼的标签。
如果自己动手能力强一点儿,或许童年就更加完美了。
但现在经济发展的这么快,就连老爹抽的烟都从最初5块钱一盒的红旗渠上升到15一盒的黄鹤楼,再到现在23一盒的玉溪,一切可想而知。
餐馆二三十元便能买到一盘金蝉吃个够,玩具枪也就逛公园的时候偶尔为了奖品打两把,所有的活动都没了。
原本每到晚上便十分热闹的街道早已空无一人,人人都更愿意待在空调屋里玩手机玩电脑,也确实惬意得很。
一群童年时的玩伴说到玩耍也只有上网唱k,喝酒撸串,泡澡把妹这些东西。曾经觉得这些活动好高端,但实际呢?离心里的那份赤诚反而渐行渐远。
只有消费,没有开心。
“走,上网开把黑。”电话里传来朋友的声音。
“不去了,陪我摸会儿知了吧。”
“摸什么知了,想吃明天下馆子请你吃”
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可能只有自己知道,我想吃的,不是知了,而是回忆。
看着旁边八岁的弟弟跟小伙伴看动画片看得不亦乐乎,感觉像是看到了那年的自己。
突然想起之前很流行的一句话,“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但我很想对他说,长大以后不要成为我,也不要成为任何人,成为你自己。
我知道,梦里的那个乡村终究是不会回来了,梦里的那个童年也终究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