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他感慨说哎呀,最近女大学生也不安全了,老是被害。我说是挺可惜的,但也不多啊。他说怎么不多,你看新闻上说都已经四起了。我说你看新闻应该看出些门道。他立刻来了精神:“有黑幕?”我说对不起,我不觉得有黑幕,不过倒是可以给你解释解释为啥你觉得这类事件“多”,你看看对不对。
首先,从媒体来看,媒体要关注的是新闻的轰动性,也就是所谓的“眼球效应”。任何一个讯息能否成为新闻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轰动性。新闻界里那个说烂了的段子,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指的就是这个。遇害而死的人很多,如何突出这件事的特殊性呢,就要挖掘这个人的身份和背景,让遇害者显得不那么普通。女大学生刚好就是这么一个特殊的身份:花季少女,求学期间,未来栋梁,家庭骄傲。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就新闻的传播性要求而言,报道女大学生遇害和前两年热衷报道女大学生陪酒、陪睡、被包养一样。后者之所以最近鲜见报道,因为现在的人对女大学生陪酒陪睡被包养早已习以为常了,不再具备眼球效应了。
其次,从读者来看,关注的是新闻的投射效应,也就是所谓的“兔死狐悲”。如果新闻的受众本身就是一个女大学生,或者生活的圈子里有一个或几个女大学生,甚至刚好圈子里有这么一个遇害或遭遇凶险死里逃生的女大学生/女青年,你就会刻意的留意和关注这种新闻,并将这一新闻从其他新闻中提取出来,强化意识中的“多”。举个类似的例子,你买了一件红颜色的衣服,那么你在大街上就会下意识的寻找和你穿同款同色同品牌的人,继而得出这件衣服很流行(很多人在穿)/这件衣服很独特(只有我在穿)的结论。你觉得女大学生遇害的新闻多,这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从新闻类型上说,负面新闻永远比正面新闻给人的印象深刻。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是这个意思。而媒体在报道负面新闻的时候,总是会在文首或者文尾罗列一下类似的事件,将近几年甚至历史上类似的事件(比如企业负面新闻的报道)都集中罗列,给人一种”事件频发“的感觉。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媒体在报道时刻意强调女大学生的身份固然有为了提醒广大涉事不深的女学生注意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但实在没必要过分突出这一身份。每年遇害的年轻女孩子身份多了,没上过大学的,没上大学的,大学毕业的,都不乏其人。仅仅突出女大学生一点实在难逃制造噱头的用心。用”年轻女子”、”妙龄女郎”之类的词或许更贴切。当然,这和新闻标题和导语写作并不相符,因为不会引起关注和传播嘛,所以很多编辑和记者并不采用。但在暑假结束新生开学的关口上,这种渲染性报道会不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过多压力,还不得而知。而过多作案细节的报道,会不会让更多的坏人学会怎样欺骗傻不愣登的女学生继而引发更多惨案,也未可知。
最后提醒一下所谓的穷游女,不作死就不会死。孤身旅游不是不可以,但小命还是要注意一下,这个世界不仅有好人让你搭车,还有坏人会谋色害命。爹妈累死累活供养你长大指望你养老呢,图一时痛快只身看遍名山大川结果把命丢了实在不是什么孝顺的子女。况且死在野外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寻找和处理尸体,考虑过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财务承受能力吗?所以,想旅游,有钱就去,没钱就挣钱,不想挣钱还想旅游,指望着遇到好心人就能把你的心愿了了,那就是作死。穷游穷游,穷游你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