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清醒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两位妈妈发短信,祝愿母亲节快乐。
婆婆(淡定简练型)回:收到。
妈妈(肉麻发嗲型)回:我的宝贝是妈妈永远的小萝莉,永远健康快乐。妈咪爱你。
从上个月开始,就一直在纠结送什么礼物给两位妈妈。
衣服?我虽然知道两位妈妈的尺码,但是亲妈喜欢去实体店买,用她的话说“摸在手里的才真材实料”,为此她坚决不网购。婆婆呢,平日里并不喜欢逛街,她从同事那里听到同一品牌的衣服网上的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不少,于是让我帮她买,买过两次,还是有所差异,索性对网购也没有了信心。
鲜花?我相信两位妈妈在收到鲜花的时候,都会眉开眼笑,然后定会蹦出一个疑问:“花了多少钱?”说来,我从来没有送过鲜花给两位妈妈, 一来觉得鲜花过不了几天就会凋谢;二来实在觉得鲜花不实用,平日了十几元几支花,经过节日的渲染和精致的包装,转手就好几百。所以,在准备礼物的时候,我第一排除的就是鲜花。
丝巾?如今已经入夏,买丝巾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况且,我与婆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送过一条丝巾给她。而妈妈橱柜里的丝巾多得系不完。
首饰?去年欧洲之行也已经为两位妈妈各买了一条项链。
遮阳伞?家居用品?似乎都不缺。
最后所能想到的就是护肤品,而正好我也清楚地了解两位妈妈喜欢的品牌。还有,我可以亲自下厨,做一顿饭给婆婆吃,虽然我的厨艺实在不咋样。
不过,后一个主意很快被婆婆“否”了。
买菜的时候给婆婆打电话,“妈,你在哪儿?过来吃饭吧,我买好菜了。”“诶,不要不要,我自己做饭吃,懒得过去了。”“哎呀,你一个人做饭多麻烦啊,快过来吃吧。”“不来了,不来了,我带你奶奶逛街去。”“我说真的啊。”“不去了,你们吃吧啊。”
如果说我在婆婆面前还算随便,婆婆在我面前则小心翼翼。尤其是在我们家的时候,周末,婆婆为了让我们可以睡个懒觉,她总是买好菜过来给我们做饭,与我们共进午餐,而后离开。我总是觉得婆婆来去匆匆,想多留婆婆在家呆一会,哪怕睡个午觉,她总是以她有事为由。而我明白她哪里有什么事情,她只是有些拘谨,她担心会影响我们。就算每周给我们送来水果和蔬菜,也是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
婆婆会在意很多细节,她也特别擅长处理一切关系,包括与我父母的关系,与她婆婆的关系,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很多很多。我有时候会觉得婆婆太累,可是又想,也许婆婆很乐意这么做呢。
我只给婆婆买过几次礼物,相比她给予我的,我做的实在太少太少。我很少主动去帮婆婆打扫卫生,因为她总是拒绝让我做;我很少陪伴婆婆,因为婆婆有她的姐妹淘;我很想给婆婆零花钱,她从没收过一次,她总是说“我的钱足够我花,不用你们的,再说,我的钱以后还不是妳们的,你们自己留着吧。”
渐渐发现,婆婆的情感总是表达在细节处。第一次收到我送的丝巾,逢人就说,“这是我媳妇儿买的。”在泰国给婆婆买了一个包,她有一段时间天天挎着,哪怕有姐妹淘说这包包和衣服不搭的时候,她也不理睬。收到我们送的项链,数落公公,“你看你,从来没有给我买过项链。”……
其实,相比于亲妈, 与婆婆的相处确实会有所区别。我会害怕说错话,惹婆婆多想或者不开心,我会很在意婆婆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在我对亲妈好的时候,我更要对婆婆好。
偶尔也会在状态里表达对婆婆的感谢,亲妈会滋生醋意,然后开玩笑说,现在是别人家的人,跟亲妈都不亲了。
给婆婆打完电话,给亲妈打电话,问她在干嘛?人家很嗨地说在逛街,要买一件黑色的内衣搭配新买的连衣裙。我说:“我不在你身边,你自己去挑,就算我给你的母亲节礼物。”亲妈在电话那头,扯大嗓门“干嘛要你买,宝贝的心意我领啦。你要不要我给你买衣服啊,这边商场里进了很多新款,你穿肯定好看呐,我要看到合适的,就用微信发给你啊。”……亲妈总是不让我为她花钱,她总觉得我以后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所以要想给她惊喜,只能先斩后奏。
我也清楚地知道,亲妈最想要的礼物,就是我陪在她身边,天天在她耳边叽叽喳喳,哪怕时不时冲她发脾气,跟她逗嘴。
所以,我决定,更大的礼物等着两位妈妈,端午节,带两位妈妈一起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