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见某个孩子哭了,摔了,磕了碰了的时候,就会言之凿凿,大作文章,说孩子妈妈怎样怎样。但是真正发表反对议论的,多数都是那些没有体验过独自带孩子的人吧!
关于事件本身,我们不争议对错。但是就想表达一下,一个全天全职独自带娃儿的人生活有多难,尤其3岁以内的孩子。
之所以想发表这样的文章,是因为看了一个所谓的育儿公号的作者对一个在银行办理业务而没有顾及哭闹孩子妈妈的过分指摘。我相信当时情景的描述一定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作者好提出她的论证。
内容大致就是那孩子妈妈办业务,孩子乱跑,她妈妈把他捉回来不小心磕到了,然后他要求他妈妈抱抱,妈妈着急办业务就没抱,任由孩子哭闹。于是大厅里包括作者在内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可思议。我认为这个是添油加醋的成分,虽然无法考证。但试想想,如果正常谁不会去抱自己的孩子?作者的观点是什么都不干,停下来管孩子。
举两个例子:
去年冬天,带旋哥去打疫苗。一个2岁左右小女孩穿着一身白色连体羽绒服。2岁,正是停不下来好动的年龄。她妈背着一个背包,开始就有点捉不住她,疾控中心人又多,一直忍着。后来到前台登记,因为轮到她取的号了,她带着孩子过去,想抱着,抱不住。还得一手拿预防手册,一手写字确认。让孩子旁边等一会儿,孩子站了几秒就跑了,她妈又把她追回来厉声呵斥,又忙着给窗口登记的护士道歉,又要忙着签字。好在这孩子只是有点皮,并没有哭,她妈训斥完她,一手抓她,一手签字,她也没跑。
想想此景,如果当时这孩子大声哭闹,她妈妈是可以停下来哄她,但是窗口的大夫会等她吗?后面排队的人会等她吗?过号了在来要等多久?继续哭闹怎么办?...所以,一个人带孩子,真的很难,并不是哪个妈妈愿意忽略自己的孩子。
第二个例子就是前段时间,我接客户电话,客户说话非常慢,像是若有所思,又像是心不在焉,问一句停一会儿再问。我当时真的很着急,因为旋哥儿骑个扭扭车跑来跑去,旁边还有很多骑自行车的大点的孩子。所以,我一边追着旋哥,一边耐心接听客户电话。旋哥侧头看我,他也就从行进的扭扭车上侧翻了,疼是没摔疼,哇哇大哭,吓着了。客户依然在不紧不慢的问着问题,孩子哭,他自然是在电话那头听到了。我跟客户说,我一会给您回过去吧,他到是气急败坏的说,不用了!我立马挂了电话抱着旋哥。
也许有人会说就不该接电话,确实是。但是如果不是工作需要,生活没有充分的资本和自信,谁也不愿意活的这么辛苦,想着什么都兼顾了。谁都想什么都不做,全身心的,形影不离的陪着孩子。谁独自带过谁知道。
一个人带孩子真的是太难了。可能中午你还没吃饭呢,他要你陪他一起玩儿。可能你上厕所呢,他站门外面哇哇叫唤,也可能他就不让你上厕所。可能你忙着处理客户电话呢,他急吼吼的抢电话。也可能你刚给他盛上饭转身拿筷子时,他顺手就把饭打翻了。你给他一瓶牛奶,他挤的到处都是。把鞋柜里的鞋全拿出来扔地上,能够着的柜子里面的东西都翻一遍还不过瘾,全扔地上才做数,往电器上洒水,拿牙刷刷马桶,只要马桶盖开着,无论手里拿的什么直接往里扔...可能这些只发生在你抓紧时间做饭的一瞬间。哪一件都是能让你爆炸的事儿,真有绷不住的时候。
所以,你没有亲自独立带过娃儿,你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应该怎样怎样,随意提出意见。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不要随意指责和批评,发生在你身上,你可能会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