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一个小孩,写作业非常拖拉,别人六七点能完成,他要做到十点以后,而且质量差,错误多。父母为此想尽办法,费尽口舌,但收效甚微。
他到底怎么在写作业,能拖那么久?我感到很好奇,找机会观察了一次。
一开始,他在抄生字。我看他还比较认真,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后,我就去倒了杯水,走开了一下。等我回来,他已经换上了数学作业。
“哎,你生字抄写完成了么?”我问道。
“数学老师说我们放学前要订正好。”他回答。 我电话响了,去教室外面接了电话。等我回来时,他的作业已经换成了语文练习。
“你数学订正好啦?”我很诧异。
“没有。”
“那你怎么又写起语文来啦?”我走过去看了看他的练习,才写了个姓名。
“行吧,那你写练习,赶紧写吧。”
他开始写练习,但显然没什么效率,他眼神闪烁,时不时看我一眼,或是摆弄一下铅笔橡皮。
“老师,我不会,太难了。”他说。
如果我此刻走开,他估计又会掏出另外的作业来写。
看似他一直在写作业,但是没有一项是能坚持做完的。频繁更换作业内容的背后,是他畏难、逃避的心态。他实在是不想写作业,但又不敢不写,所以只好一直换来换去,想逃避压力。
小孩是感性的,他缺乏像大人那样理性的思维。在我们大人看来,你一直换作业,最终作业总量是不会变的,难度也不会变,你与其每项作业都是浅尝辄止,不如好好研究一项作业,有质量地完成。但小孩不会这么想,他只知道,手头这份作业太枯燥了,或者,太难了,我就把它放在一边,换一个。如果下一份还是很难,那我就再换一个,反正,让大人看到我一直在写作业就好了。
不仅写作业如此,生活中遇到苦难亦是如此。说到底,小孩缺乏的是咬紧牙关,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有忍耐一些枯燥和乏味的耐力。
尽管这些年一直提倡快乐教育,但读过书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苦的脑力劳动一点也不比体力劳动轻松。要说快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用积极的鼓励带动他们学习的乐趣,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但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全是轻松快乐,必然有一道道难关要过。
培养学习的毅力,吃苦的耐力,应该从小开始。比如坚持早起,坚持运动,坚持把一本书看完,坚持把一件事做到底,做好为止。这种能专注于眼前,脚步一直不曾停歇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学习后,才不容易被学业上的困难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