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28,尽心章14-20》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今天是戊戌年己未月己酉日,六月初四,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
昭昭是明。昏昏是暗。
孟子说,贤人教导别人,必先使自己彻底明白了,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教导别人,自己还模模糊糊,却用这些模模糊糊的东西去使别人明白。
彻底明白的自己,是人生的本原。
《尧典》以"克明俊德"作为本原,进而推广扩充到亲睦九族,平(pian2)章[商量处置]百姓,协和万邦。
《大学》以"明明德"作为本原,进而推广扩充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由上可知,正确的顺序是由己及人,自内达外。
所以,真正的能人必是贤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一个贤人立下大用于天下之志时,必先充实自身,省察克治,学才能,冶心性,事上琢磨,知行合一,行道有得,先把自己彻底搞明白了,然后有法制、禁令,以使家国天下的人,一同归于明德。这么做,这样的顺序,就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孟子批评的"今之人",做法则刚好相反。
首先,不是从彻底搞明白自己的要求开始的,而是从要求天下的人开始。
其次,没有做省察克治的功夫,没有自明其德,直接用法制、禁令要求他人。
"为什么懂得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说得一通道理,转身做的却是另一通事,言行不一。这种道理不过是徒逞口舌之快而已,政令不行于身,则政令不出房门。
如果道理都是用来要求别人的,这样的要求,即使以法制、禁令的形式驱使,虽令不从。
只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道理,才会不令而行。
人贵自知之明。
立志做彻底明白的自己,决心做不令而行的功业。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