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平,焦点网络中级,坚持分享502天,2017.08.13周日
反思,这件事有必要争论吗?大声是在向老公表明,你理解的意思并不是我要表达的,你难道不理解吗?我也是,可以当时让人帮忙,过后有时间探索了再说。说话以平和的态度交流。
高声交流,用力说话就能让别人理解你说话的内容了吗?想一想,不能,非但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会吓跑别人。如果吼叫能起作用,毛驴将统治世界。切记,不管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都要镇静自若。只有内心镇静,才能言行平和,内心的镇静完全取决于自己当时对事情的认知状态,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由于是几个家庭一块旅行,每次退房入住出发焦结点一样,所以要卡时间点收拾东西,而我是急性子,必须提前收拾好才放心,而老公是卡点的,他的东西少,好收拾,我还要收拾儿子的东西。他往往站在他的角度看我的事情:收拾慢,拖拉。不被他认可,我也没上心,可如果没按计划时间完成我要做的事情,则会让我非常自责。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我和老公的反应却完全不同?除了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外,我自身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特质?我引用我看到的文章对我的心理现象作以分析:
1计划性强,但如果出现计划外的事情会引起慌乱的人。我就是如此。深入剖析,我内心里有一个声音: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整个大局。那么这个事情的大局是什么?我们一块出发,我们一起回家。如果我们晚点了,要么大家等我们,会有大家的抱怨,抱怨有什么呢?又不是只有我们家有拖延的情况,再一个,大家是朋友,也能互相担当和体谅。如果他们不等,大不了我们改签下一班。我把这个大局看得太大,我为什么会看得太大,我的自我认同太低。为什么自我认同太低,因为我情商低。我内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我是一个低情商的人。那么,今天我要重新对我内心的这个对自己的评判重复梳理一下。
情商最核心的能力:1认知自己情绪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认知他人情绪和疏导他人情绪的的能力。2自我激励的能力。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三个能力是层层递进,由内而外,由基础到应用的综合性能力。
首先你要能洞察、认知、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才能在此基础上去处理好内在的自我激励和外部的人际关系管理。导致一个人情商低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商受遗传的影响非常小,更多是受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
大多数低情商的人走入的一个误区是:他们常常意识到自己情商低,给自己打上一个低情商的标签。然后再提高情商的道路上挣扎不已,甚至步入一种恶性迅环的泥泞之路。
我情商低-我努力提升-提升效果不好-我情商太低了-我无可救药-破罐子破摔,放弃。
我们喜欢用各种标签、概念去区分认知一些事情,但是,世界上原本没有“情商高”“情商差”的优劣之分,只是大家的行为方式不一样。
我们创造一个概念,是为了在某一个范围内,更好的描述认识一种事物,但是世界上却因此存在,大量本身被概念限制住的情况。情商也是如此。
这种自我否定的恐惧可能会导致一个本就情商不高的人,陷入情商更低的境界。
情商低,这个词儿也可能成为被习惯性自我否定,不认可自己的人,用来自我虐待的一把新式武器。同理,也可能成为给那些习惯性攻击别人、伤害别人的人一把新型战刀。
认为自己情商低的人,背后可能藏着心里饥饿。咨询中我见过很多人说自己情商低,其实背后的原因是缺乏自我认可。
因为这种不能接纳和无法获得的自我认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用来关注在自己不够好上,从而很难拿出精力来审视外界,分析事件背后的需求。
当一个不良事件发生时,情商低者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乱套。
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和当时的事件全部粘合在一起,无法保持一个客观不变的自我。他们的内心很不稳定,以至于外部有一些风吹草动,他们内心的这个自我就开始跟着动。
在一个人全身心都被外界牵动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有余力去分析事件背后的本质和需求,从而采取恰当的反应措施?又怎么可能学会管理别人的反应?
他连自己的反应都管理不了。
一个人如果拥有较差的自我认可,他会像一个常年饥饿的人,目光永远停留在如何吃饱的问题上, 而完全没有精力去关注别人的需求和环境的需要,更别提做出恰当的反应,也别提什么优雅端庄得体处变不惊了……
人性是很真实的
是什么导致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好? 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一个人缺乏自我接纳和认可 ,很可能是来源于不良的亲子关系,即父母对自己缺乏认可和接纳。
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成长经历中,遭遇过很多不被接纳和认可的刺激事件。
这种不良的教育模式和环境模式,才可能是导致一个人情商低的罪魁祸首。
人们认为,情商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甚至具有家族行为遗传性,(此遗传不是生理遗传,而是家族行为模式上的遗传)
如果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孩子就学不会如何去理解别人。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又得到外界太多的否定和指责,那孩子对于自我的存在始终处于质疑的紧张之中。
这种自我质疑正是伴随着强烈的自我不理解,因为它阻止了孩子去全面认识自己。它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试图消除自我否定的紧张里。从而无法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认知。
一句话总结:因为父母没有客观的接纳和理解孩子,没有客观的评价孩子,孩子也不能客观的看待和理解自己,导致他们更没有精力理解他人。因为任何对外的理解,都建立在对内的理解坐标之上。
处在这样内心环境之下长大的孩子,就不具备建立情商能力的第一条,认知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那该如何,去处理自己的心里饥饿问题呢?
1首先确定自己有没有心理饥饿问题。“你有没有这些极端不接纳自我的思维?”不够认可自我的人,在日常生活的无意识思维里,经常会有一闪而过的自我否定判断。
这些判断发生得非常迅速、自然、堂而皇之。以至于一个人如果没有觉察的去意识的话。很自然的就会被这些判断思维带跑。
常见的一些不够自我接纳,不够自我认可的思维,有
“我这个人就是很差”
“我怎么老这样啊?我就是没有能力”
“我就是觉得别人都不喜欢我”
“我觉得大家都讨厌我”
……
当我们认真的去尝试去分析这些思维时,会发现他们很多都是,极端的以偏概全的思维。
一个人要根据怎样的推断,才能得出我这个人就是很差的本质判断呢?@周口-岳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