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应该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但是我们可悲的发现,其实,很多家庭根本给不了孩子想要的温暖。冰冷的对待和天性的压抑,往往最初开始在家庭里,始于父母的教育。
给不了孩子温暖的家庭会直接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一是孩子始终对于家庭没有归属感,排斥家庭,不会自爱,学不会温柔待人,自己面对自己内心的过程异常艰辛;二是,他自己不会吸引温暖的人,以后的生活家庭,依然给不了下一代温暖。
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尤其是父母对待婚姻和对待子女的态度。家庭就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温暖的窝,能够让他在外努力展翅飞翔疲累之后,有一个可靠的可以休息的地方,可以衣食无忧,可以撕下伪装。
O(∩_∩)O~(壹)O(∩_∩)O~
朋友C的女孩子最近在幼儿园里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大约是一直被打,孩子晚上都会做噩梦喊出那个打她的小朋友的名字,并哭出声来。白天上幼儿园的时候,会歇斯底里的哭,并一再强调,她不要上这个幼儿园,要换一个幼儿园。
朋友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老师表示会注意,但是几天下来,别说孩子了,朋友都早已经崩溃了。
很明显,孩子从有自我意识开始,就会存在恃强凌弱的姿态,作为强者他会一直不断的欺负那个在他眼中的弱者。
记得小时候,妈妈在鸡圈里养鸡,一旦看到有一只鸡开始从脖子上掉毛,就赶紧把他从鸡圈里放出来,在院子里单独喂养。我总是很好奇,为什么母亲会给这只鸡开小灶。母亲说,这只鸡在鸡圈里待不住了,因为他脖子上的毛是被鸡圈里的鸡啄掉的,接下来所有的鸡都会开始不断的啄他,然后过不了几天他就不吃不喝就死了。
母亲是,其实鸡和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弱,所有人都不会在意你的感受,那只成天“啄你”的那只鸡,会把“啄你”当成自己自己的娱乐项目,时间久了那些旁观者也会来分一杯羹。最后那只鸡只能去死了,除非被放出“鸡圈”。
O(∩_∩)O~(贰)O(∩_∩)O~
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活环境里面,一个人一辈子总会偶尔遇到几次这样的境遇和状况,能不能扛过去,身心是否能够完好的继续生活,就是依靠在“鸡圈”外生活的那几天。
母亲经常是给这只鸡另开小灶,然后一个月后喂的肥肥胖胖,让他回去鸡圈里,继续自己的生活,自然这只鸡仅仅凭借着那身肥膘,就足以对抗鸡圈的生活,然后重振雄风。
所以鸡圈外的生活,就是家庭。C的孩子出现这种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源依然是在家庭教育里面。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一个孩子如果从来没有还手的意识和动作,在她面对别的小朋友不公正的待遇时,除了默默忍受,就是慢慢逃避。
O(∩_∩)O~(叁)O(∩_∩)O~
朋友C说,自己都快被气死了,好几天了,她告诉孩子,你要还手,结果孩子根本无动于衷,每天回来依旧是被打的蔫样子。孩子从来就不知道处理矛盾的时候,可以用还手反抗的方式来解决,所以这种临时补救的方式是不可能瞬间见效的。
另一方面,一般女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家庭教育里面父亲角色的缺失,孩子从来没有从父亲的角色中感受过力量的存在,从来不知道对抗的时候,如何进行自保。网上有有一个视频,讲一个父亲的存在对于一个女孩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精神的引领,其中一个就是教会孩子反抗。
不管孩子能不能学会反抗,至少孩子应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知道,自己身体,任何人不可以触碰,更不能有恶意的伤寒,自己的尊严不能践踏,别人不能嘲笑讽刺打击。
当孩子遇到身体和尊严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首先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学会及时的反击,要么寻求老师的帮助,要么就放生哭喊吸引老师和学生的注意,要么就凭借自己的力量及时反击,把对方打趴下。
O(∩_∩)O~(肆)O(∩_∩)O~
我最喜欢一句话,和一个陌生人相遇,先要友好的和对方握手,在于对方握手的过程中,慢慢感受对方手腕的力度,如果对方比你弱,那就用力把对方手腕掰断,让他从此只能对你俯首称臣,如果对方很强势,就继续微笑握手,并注意保护自己,学会见好就收。
虽然很是残忍,但是确实是这个残酷的社会的生存法则,即使是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孩子,他们也慢慢感受到了,在一个集体里面生活,这种法则的残酷无情。
而那种手腕的力量,大多数来自家庭的给予和自身的修炼,家就是一个不断丰富羽翼的地方,就是那个“鸡圈”以外的自由生活,作为父母,要培养一直雄鹰,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