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疯狂的读一本家庭伦理小说——《妯娌》,我向来喜欢十几万字的书,对于大部头有些畏难情绪,而这本书,43.7万字,居然没有心生厌倦,而是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
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一针见血,是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
妯娌,是一个家庭里同辈的无血之亲,在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中,妯娌关系是一种既亲密又疏离的存在。她们因婚姻而成为“一家人”,却又因无血缘关系而保持着微妙的距离。这种关系既可能成为家族和谐的润滑剂,也可能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争则剑拔弩张,和则双剑合璧。
大嫂沈砚君是土生土长的城市女孩,前半生娇生惯养幸福无忧,性子淡薄,对热热闹闹的大家庭无感。母亲白慧千挑万选,为她找了个没有婆婆的男人结婚,本以为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哪想到,半路杀出个农村妯娌于翠巧。
乡下长大的于翠巧,大大咧咧咋咋呼呼。婆婆早逝,先一步进入这个家庭的她,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带入了婆婆的角色。二人第一次见面,就给了沈砚君一个下马威,两人从此结下了梁子。
在强烈的改变命运的念头撺掇下,于翠巧毅然决然带着丈夫进了城,做女工、做保姆、做护工,不怕苦不怕累,浑身充满干劲儿,遇到挫折会气馁,但也能迅速调整状态,很快就元气十足的投入工作。
初进城,不懂人际关系的微妙界限,一次次碰壁。但她待人真诚,朴实善良,任劳任怨,懂得知恩图报,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吃尽苦头,终于在城市站稳脚跟,撑起自己的小家庭。
大嫂沈砚君,在结婚后经历了人生的一波三折、大起大落后,逐渐成熟坚韧,渐渐与妯娌走近。两个原本相互看不顺眼的女人,开启了互助模式,共同闯过一个个难关,成长为真正独立坚强却又温情脉脉的女性……
妯娌关系既敏感又微妙,是一家人,又完全没有血缘,这不仅仅是两个女性之间的关系,还牵涉到丈夫、公婆、子女甚至整个家族的动态平衡。
文化差异、家庭观念碰撞、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自我成长,以及资源分配不公、育儿观念冲突、家庭话语权争夺,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又让这一关系变得复杂纠结且充满张力。
这些矛盾并非源于个人恩怨,而是家庭结构本身的局限性。
尽管妯娌关系充满挑战,《妯娌》这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健康的妯娌关系并非一定要“亲如姐妹”,而是建立在边界感、互相尊重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正如书中所言:“最好的妯娌关系,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在矛盾中找到彼此都能舒适的相处模式。”
人生也不是一马平川,琐碎无常是生活的常态,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们始终都在浮浮沉沉中全力前行。
在复杂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女性既要与他人和谐共处,更要守护好自己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