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辞》上传之十,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才是易经的天道智慧!

【解读原文】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简单翻译下:《易经》包含着圣人四方面的作为:需要注重言辞、理解思想的人,崇尚《易经》的辞句;需要开创事业、把握变化的人,崇尚《易经》的爻变;需要营造器具、研究物理的人,崇尚《易经》的卦象;需要求问吉凶、窥探未来的人,崇尚《易经》的占卜。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简单翻译下:所以君子将要行动之时,准备行动之前,总要向《易经》问卦,接受其命如同回声。无论远近幽深,都能推知未来。若非洞悉天下的至精至微,怎么能做到这样?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简单翻译下:三辰五行参互作用,阴阳数理错综影响。通达了其中的变化,就能成就天地之文明。穷尽了其中的数理,就能规范天下之物象。若非洞悉天下的极端变化,怎么能做到这样?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简单翻译下:其实《易经》既无思,也无为。它只是寂然不动,凭着感应而通晓天下。若非成了“天下之至神”,怎么能做到这样?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简单翻译下:《易经》是圣人极尽智慧之深邃而研究出的神机莫测的学问,从极深处探测天地精微。因为极深,便出通天下之志,因为精微,便能成天下之务;因为有神,便不留痕迹而从容到达。孔子说《易经》有四种圣人之道,就是这个道理了。

【心得体会】

本章是系辞里非常精彩的一段,论述了易经达到最高智慧是因为“无思、无为、寂然不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感应天下,从而通晓天下,天下最大的思考和最大的作为都应该是由天道来完成。

这种天道,后世也有很多类似的论述,比如天命、至理、定数等,其核心大体是一致的,那是一种超越人力、人心、人智、人为的神奇力量,存在于天地宇宙之间。易经把这种力量变成了文本,供大家学习运作。

所以《易经》既不是出于人的思考,也不是出于人的作为,它只是寂然不动地感应天道。不但圣人和君子认可它的神奇力量,底层的百姓也都虔诚地祈祷,遵循它的指导。


喜欢易经的朋友,可以关注易经连载专题,共同探讨易经的奥妙之出。同时欢迎来到简书的新老朋友,通过这个蓝色链接成为会员,一起读书、分享、共同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易经》系辞上传诗解7至易至精至变至神 题文诗: 圣人之道,易有四焉:用以言者,尚取其辞, 用以动者,尚取其变,用...
    琴诗书画阅读 3,666评论 0 0
  •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天空高高在上而大地在人们脚下,乾坤所代表的天...
    cae6f12ddc62阅读 90,980评论 2 33
  • 第八章 这一章的内容就是后世用蓍草占卜的依据。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
    田园读书人阅读 3,848评论 1 1
  • 原文: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
    由豫94阅读 1,657评论 2 1
  •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经》有圣人遵循道而做事情的四个...
    拿木雅阅读 4,4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