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论语》,妙不可言。
从一个荒诞的问题说起,人须得活得像个人。
老师说,任何时候停留五分钟。慢五分钟是破解意识形态最好的方法。
跟随老师娓娓道来,那些不把自己当人的情景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只是在惯性里,我们容易将意识形态中的所有认同为本应如此,理所当然。可是,停留五分钟,问题就慢慢显现出来了。老师说道,当我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时候,其实是认同了我们身上的某些特质,或者富贵,或者名利,让我们高人一等的。再继续深入,可以理解成人的价值因这些特质而存在,而彰显。言外之意就是我们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当我们洋洋自得,自以为高人一等时,其实潜意识里我们认定的是我们没有价值。穿越意识形态,走入潜意识窥探到真相,不禁哑然。
是呀,我们的确不把自己当人看,如何活得像人?如果活得都不像人了,如何又能幸福快乐呢?如果自己不会幸福,谈何自己的孩子?
多么庆幸,中华大地曾有个孔子的存在。
跟随老师,慢慢走近孔子。
少年的孔子因身世带给自己的遗憾,原来是造就他成为他自己的原因。从童年而论,似乎看到了“人之为人”的根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为体,回归那个“仁”,才是孔子所追寻的“礼乐”吧,那才是生命本有的流淌与洋溢。
一体之“仁”,老师用大白话让我一下子就懂了。克己复礼,礼为体也。所有的礼,初心在于“一体”,因为我是你,你也是我,所以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对方的感受,才愿意去懂得与尊重。如此看,孔子所言,也再简单不过了的,也就是“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对别人做,因为我们是一体的。当我们尝试这样去做时,其实找回的就是“一体之仁”的感觉。曾经的自己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当我们本来可以伸手帮一把的时候,选择视而不见时;当我们可以选择谅解与放下时,选择纠缠与怨怼时;其实那时候的自己,是不开心的。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也才懂得,是因为当我们选择这样的时候,其实是抛弃了自己成为人的机会。当我们活的不像人时,内心是不快乐的。也有过这样的体验:送给邻居的微笑,给予陌生人的体贴,那时候心底的喜悦应该就是“一体之仁”的快乐吧。
今天发生的一件“不忍心”拒绝的事情,虽然当时拒绝了,但过后仍然不能坦然放下。在小组内引发的碰撞与交流。小伙伴们说,回到自己呀。不能帮就是不能帮,不去评判就不是割裂,还是一体的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一体之仁”还是得回到自己上。过则勿惮改,是回到自己。自己心头的那点小小的感受,需不需要回来呢?原来也是需要的呀。既然放不下,那就放在心头慢慢体会:哦,我其实是害怕因为拒绝了,怕人家误会我不愿意。其实我就是不愿意啊,因为我因为自己的事,真的无法帮到她。那这种不愿意,背后又是什么呢?是愧疚吗?其实我勉强自己一下,也是可以的。我是不是漠视了自己呢?那个被忽视的自己,借由对方在眼前忽然呈现,哇!原来,并不是对方被忽视,是一直被忽视了自己借由这件事浮现出来。哪怕是牵强的委曲求全的帮忙,都不及真诚的拒绝来得真诚,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呀!
我们以为的“乐于助人”在于一个“乐”,是富足后的流露,是自然而然的表达。当帮忙变得“不乐”时,那“不帮”才是真实,也才是真诚之举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也!真比吃巧克力还美呢~仿佛生命之中打开了的一扇门,推开之后所见皆是光明,岂不快哉!
今天小组群里讨论的这件事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我在想:如今的我遇到的这个问题,也许真的就不是个性问题,也许当先的每个人都经历过,也许历史之中的每个人也都遭遇过。在这样的一件小事中,当我选择回到自己面对自己心头的小小的“放不下”时,那份“出去了”,又“回来了”的感觉,在心头一点点化开来,然后贯通出去的感觉。我想就是老师所言的“学会了”吧,哈哈~今晚小组畅谈也真心印证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小伙伴说,太不可思议了。虽然身处异地,却仿佛走入了同一时空,心意相通,又共鸣同在。是呀,当我们事中磨心,一点点回到心头,打磨生命的质感的时候,何须“他人知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