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梁衡的《记者札记》,虽然现在我的工作内容与记者已经相去甚远。
业务指导内容固然吸引人,但梁老师记录的那个年代那些人的故事,却让我深深感觉到,谁的成功都是从一地鸡毛开始的。
成功到底是什么?或许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如果这件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便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倘若自己也不知道喜欢什么,那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也算。
01
在梁老师的书里,有一个人叫岳安林。
他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因为“成分”不好,被退学了。回到村里,被批斗、被边缘化。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地里,甚至在猪圈里,都在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
他被安排到猪场喂猪,恰逢十年动乱。有一位老先生下放到这里劳动,他就跟着老先生学完了大学兽医专业的全部课程和实践操作。
为了培养一种猪饲料所需的菌,他用身体做恒温箱,把大大小小的罐子捂在自己身上40天。
最后,那些病怏怏的猪被他喂得白白胖胖,带领村里人致富,还有自己的发明。他成功了,把命运交给自己的困难踩在了脚下。那些苦难,成为了滋养自己的土壤。
人,不是浮萍,不是流云,不应随波逐流,苟安自弃。哪怕遇到再大的逆境,我也要随时自己设计自己,生存下去,创出路来。
这是故事主人公的信念。
作为一个90后,岳安林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很远。同为年轻人,他碰到的那些困难比我们所碰到的要沉重地多。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选择有限,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更加有限,但他却硬生生地把生活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02
写作者与主人公之间,往往有某种共通之处。梁衡老师,之所以取得成功,也不是凭空而起。
十年动乱,颠沛流离,我从北京一毕业即被发配内蒙古一个小县当农民,政治上对人的摧残和荣辱浮沉使我更懂得了社会。
对于我自己而言,只在北京读了研究生,回省城都要掂量掂量。更何况,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呢!
正因为如此,梁衡在写这种命运的人物时,尤其传神,尤其有感染力。
写一位乡村教师。十年浩劫中,这位教师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于是便在自家炕上教村里的娃娃们读书认字。
写一位普通的农民,这位农民虽然只上过一年的学,但下决心钻研核桃栽培的有关知识,几十年如一日,最终功成。
在这些平凡人物的世界里,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铆足了劲。
为了写这些故事,梁衡老师是这么做的,每年拿出100元,订13种报刊,不断买新书;那个年代车票不好等,耽误的几天,他就抓紧时间到想去的地方采访;每天早上,他会拿出一些古书,开始背诵好的篇章。
梁老师的成功,是这样充实的,一分一秒地积淀起来的。没有谁的进步会突然降临,需要我们做的,只是把每一个当下过好。
03
不止岳安林和梁衡,很多人的成功都是从颠沛流离开始。
想起自己跨专业考研之前,高中三年的理工科学习如同嚼蜡,大学的医学学习索然无味。等到终于有机会孤注一掷跨专业考研,在公交车上看专业书,三四点打的去拍日出,大半年复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想起之前看的《穷查理宝典》,芒格也经历过白内障的痛苦。这几天看的《富兰克林自传》,青年时代的富兰克林,也经历过总督的欺骗、跟自己的兄弟闹翻过、在船上颠簸不已却一心向远方。
我们总以为自己经历的痛苦,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事情。等到我们走近别人的世界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的痛苦,谁都曾经有过。
不管是在我们父辈那一代,还是在那些遥不可及的伟人那里。生活都不曾对谁完全和颜悦色。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勇气和能力,去掌握好主动权。
像《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一样,在狂风大浪中,抓紧帆船,对着雷电暴雨狂吼“你就这点本事吗?”然后,用毕生的力气,去寻找最终的答案,走出别人的操控。
之所以如此感悟深刻,是觉得最近这一年来的自己,身处颠沛流离之中,看似掌握了主动权,却在最应该掌握主动权的此刻,稍微有点泄气。
回顾过去的自己。看看别人的人生。原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在成功来临之前,颠沛流离是命运给你的考验,而你要做的,就是永远不丧失对生活的希望。
永远不说,“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