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堂上,因为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老师经常点孩子来读、说,传统的课堂上,经常都是老师“大手一挥,指点江山”---Who can try?。慢慢我发现我经常点的都是我在课堂中的“定位点”,也就是我喜欢站在哪里,方圆几桌的孩子就经常被老师点到。在回看自己的课堂实录时,发现除了我“身边的孩子”,学霸也是我经常点到的。一次课后,一个学生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今天好开心,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开心,是今天的英语课很有趣吗?”孩子挥挥手说:“不是,是因为今天Cindy提问了我5次。” 5次?在一堂课上一个孩子居然被我提问到了五次,按照这种数据来算的话,全班被我提问了将近250次?一个课堂提问250次,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我把我的目光聚焦了个别孩子身上,那么就有一部分成为了遗失的角落。我反思,自己真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并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兼顾了吗?
阅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之《互动课堂的四要素》后,我觉得心有触动。互动课堂要调动学生参与,什么样的形式是让孩子的参与性最强,文中提的一些方法可以给我们借鉴。
个人抢权——me,me ,let me try。采用个人抢权在英语课堂上,是学生最激动的环节,每次Ready,go.小手特别兴奋,孩子们使命摁反馈器,希望自己是最幸运的那一刻。但是,有时候我发现,对于不想参与课堂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小手还是吝啬的,反馈器经常被他们冷落在一旁。所以,我觉得个人抢权在课堂中不能经常用,用作为调动气氛,激发学习动力来说比较好,但是对于落后的学生还是谨慎用。
随机挑人——因为不确定性,所以要全程关注与参与。随机挑人和老师的“点点点”不一样的是,系统挑人不带个人情感,不存在“老师,你不公平”一说。在课堂中,我发现,如果先随机挑人,再揭示任务,那么只有选中的这个孩子去思考问题,所以,老师要先呈现任务,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后,再挑人,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高了。对于英语课来说,课前老师可以通过随机挑人,然后转变一些方式(随机抽到座号后,这个号码可以免抽测,下一个号码的同学接受检测;抽两个号码,第一个同学提问,第二个同学回答),丰富教师提问的方式,加强英语课堂的互动性。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于教师来说,教而时思之,也是教学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