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早,晚上 与儿子、岳母一起吃饭。
儿子在吃着姥姥做的油饼说:这个不是很好吃, 还是奶豆好吃.... 爸爸,一会儿 咱们下去买奶豆 好不好?
奶豆 ? 是什么东东?
唉,又是零食!这孩子 可怎么管啊,老想吃零食,不想吃饭,这可咋整?
其实从2015年 有意识地学习以来,看了不少亲子教育方面的书,可是很多时候 现实场景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 还是抓瞎,或者说 一下子就 恢复了“本能”模式:要么就直接吼、要么就粗暴禁止。
这次也是如此,脑袋里的 第一反应是:这孩子又要吃零食、不吃饭,坚决不给他买,控制他这种想法。
可是转念一想,这也不是办法,因为这个办法已经试过N次了,孩子并没有什么改变。 没有效果的办法 不是好办法,只能说明做家长的 没抓到这个点。那我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一瞬间,我让自己先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了几秒后 有了主意:
我就微笑着问他: 儿子,是不是 奶豆 特别好吃啊?
儿子表现的很兴奋 ”是啊,是啊,特别好吃。因为它很甜 也很香。“”
“”OK,好吃的东西 大家都喜欢吃, 我也一样。 可是,你知道不知道,其实食品是有四大家族的:
“”他们分别是:好吃又健康、好吃不健康、健康不好吃、不健康不好吃。 ”
“你看像 好吃又健康的食品像 很多水果:香蕉、荔枝、樱桃、火龙果 ,还有你姥姥做的饭:鸡蛋黄瓜、水煎包、油饼.... 健康不好吃的食品呢 比如:苦瓜。
那么 你看看 你要吃的奶豆属于 这四类中的哪一类呢?”
小李先生 想了一下 认真地说: 奶豆 好像属于好吃不健康的实物。
我点了点头,“是啊,奶豆好像里面 有挺多的添加剂,不过奶豆 这样的实物,好像也真的 很好吃,我小时候 也是喜欢吃这样的食物。
只是 这种不太健康的食物 吃了 太多的话,会影响 我们吃 好吃又健康的东西, 因为 好吃不健康的东西 里面有很多的 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 很难被我们 胃工厂吸收,然后它们就会堆积在 肠胃中,时间长了,就造成堵车了, 我们可能会不舒服。 所以说 偶尔吃一点点 还是OK的,吃多了 好像身体会有问题哦; 再就是 像 李先生 这么聪明的小朋友 一定可以找到或做出 更多 好吃又健康的东西,比如 你和妈妈 在家里 会自己 用鸡蛋、奶油等 制作蛋糕,既好吃 又健康, 多好啊。”
小李先生 听到这句话,更兴奋了
“是啊,我还可以 做更多其他 又好吃又健康的东西...”
一场在以前可能会爆发的小冲突, 在 和风细雨中化解了,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些启示:
1. 第一步,往往是最艰难的部分——保持觉知。在冲动情绪的本能模式 要爆发之前,先告诉自己停顿一下,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不能带来相应的改变,也就失去了意义。
2.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是本着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如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 “如何控制孩子 不让他这么干,遏制他的想法与行为 从而不让自己生气”的固有思维模式,那么就会发现 其实 我们的沟通形式(语气、内容)就会产生很多的不同。
3. 事情只有被看透本质,才极有可能会合理解决。唯有了解,才能理解。 孩子吃零食的本质 是孩子追求美味的享受,这是一种非常值得肯定的行为, 只不过可能 选择的东西 不是非常理想, 我们看到这一点 肯定他的需求、欲望 再加以积极的指引,孩子 自己会做出 他想要的选择。
即便 不能纠正行为,最起码 他的感受是被看见、被尊重的,孩子的内心 也会觉得安全、愉悦,未来 有美好的事物 到来时,相信孩子 有勇气 也有自信去争取、追求。
尝试放下恐惧、控制,用一颗成人的头脑、孩子的视角 走进他们时,我们和孩子会相逢在一片 五彩斑斓、阳光灿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