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318到0506
<1>
3月18日,经过与助理层层问答之后,顺利进入小灶预备群。五天的预备群时间,给我的感觉是新奇、幸福、动力十足。毕业之后沉积的思考能力像打开了新世界,对晨读与话题怀着猎奇与认真的态度,每晚对着手机写下关于两者的思考与体会,不得不说,这是一段忘我的时间,以至于正式加入小灶群那天,我不觉得已经过去了五天。
加入小灶四班后,晨读与话题还继续刚开始的发力状态,有关于破例与参与的讨论,有莫凡班长每日小精进的快速成长秘诀体会,有关于67岁健身教练的冲击与思考,也有关于读书的意义与优势的感触。说实话,现在回看从加入之后二十余天的晨读与话题的小小体会,感动却又怀疑这些字是自己打出来的。每天的输出,像是多了一种生活动力,也意识到原来自己也能梳理出某个观点的不同看法,在学习其他猫友的文章时惊叹独特的角度与条理清晰的结构。
<2>
而这种成长的节奏,被中断的前因,是某天晚上我在整理当天的晨读和话题时,感到思路被掏空的痛苦。虽然写出了观点,但观点要憋好久才能有不同的思路(因为我总觉得一件事不止一种看法,总希望自己能从不同角度出发),所以思考力遭到了猛创。从那天之后,我出现了“破例”,没有日更,晨读与话题会跳着日期写。到后来晨读也只是看着内容。这个过程持续了一段时间,慢慢的,会发现和群里伙伴拉开了差距,发现自己越来越懒于动笔,自己越来越不敢动笔,发现自己羡慕一个月前的我,觉得现在的我在群里有时连“观者”都不是,因为信息太多,很多内容过眼不过心。
我问过自己为什么,因为晚上时间有限,当新事物影响到晚上的运动与日记时间,我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自己对话,打乱了原本的节奏。因为每天一直在思考有什么不同的观点,让生命之花的其他花瓣稍显凌乱。因为一旦破例,我不知道哪个时间点重新开始合适,要补回前面的内容吗,要以什么样的风格写。
在不断犹豫中,时间一天天过去,看着助理每天变着花样的让伙伴们“写出来”,看着不断有伙伴的文章推上首页,成为最佳,看着伙伴的文字越来越好,看着群里越来越热闹。“慢热”不是成为“不参与”的理由,外界的优秀也不是“不成长”的借口。
<3>
我曾经把加入小灶群的过程比喻成求职,经过投简历、筛选、面试之后,正式入职。在参与工作的初期,信心与干劲十足,求知欲与好奇心同在,之后会有倦怠期无数。然而,找到一份工作不等同于一劳永逸,买书不等同于看书,加入小灶群也不等同于会迅猛成长。这期间,目标与过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自己在行动中慢慢感知。
工作的目的是赚钱养活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生活得更好;看书的目的是阅读不同的人生、看不同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让现实的自己变得更好;加入小灶的目的是让自己不局限于小城市的思维、保持学习动力、加强思维的活跃度、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而“变好”肯定是接受自己有不好的一面,拥抱来自时间的加持,学习优秀者,坚守初心。
有伙伴说,猫群的另一个功能是各式各样的衍生群。衍生群是另一种方式的衔接,能集结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自己也加入了一个打卡群,逐渐形成每日看书的小习惯。而对于猫群,自己仍在思考,其主要功能除了链接、了解不同的观点、向优秀的人学习,“知行合一”之外,还有什么呢。
也许,每天的晨读与话题,不单单是文字感悟,更重要的是将其运用在生活与工作中。也许,我会遇见当输出成为一种习惯之后的另一番生活景象。
这条路应该要走很久吧。我不清楚我能走到哪,但要认真去走了。
记于2017.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