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叶圣陶杯作文比赛二等奖)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君子之行,境界为本,气质及神韵次之。故君子之境有四,一曰知礼,二曰明微,三曰惊才,四曰天游。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仁义礼智,礼为重也。礼之教,受人以礼,教人以德。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以礼教天下,四方即太平。古之众人,不论贵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四书五经皆通习之。纵有天资不慧者,亦重习《礼》也。
为礼者,敬亲也。古有言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元朝初年,有忠孝两全者,赵一德也。为郑留守之奴仆,卜三十年,未曾归乡,其家中唯八十老母。主询其况,明德困苦,故而废隶,释回原籍。方行,闻主与人勾结妄图谋反,为主伸冤,平反。其主母感其不弃,曰:“当更籍吾家时,来戚不相顾,汝独冒险以白吾枉,疾风劲草,于汝见之。今吾家业既丧又复存者,皆汝之力也,吾何以报?”遗其田屋,拒不收之,回籍侍母。新帝即位,下诏旌表赵一德门楣。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故君子其浅境,曰知礼。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君子之治生于“明”,“明”生于“微”。微有二意,一曰通读古今。古者,是为史也,非可究其实。墨客文人往来不绝,著大作以遗之,可以窥史。今者,是为时也,尤可创其新。迁客骚人川流不息,执微言以倾之,可以明今。
微其二意,曰洞察明辨。子曰:“夫达者也,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宋有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际,其父笑而不答。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曰:“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之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之事。”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至行在,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众。亦有相去千里者,问其大概而得其为人。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未施其志,乃卒,今葬者已千数,谥文安。
知道德而不知世曲,则无以耦万方;知氾论而不知诠言,则无以从容;通书文而不知兵指,则无以应卒;已知大略而不知譬喻,则无以推明事;知公道而不知人间,则无以应祸福;知人间而不知修务,则无以使学者劝力。
故君子其深境,曰明微。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鼓锺于宫,声闻于外。惊才之本,是为“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虞、李、岑、许之俦,以文章进,王、魏、来褚之辈,以才术显;贤能起自布衣,蔚为卿相。年少轻狂者,王勃也。弱冠等于终军,才华横溢,作《滕王阁序》,扬名后世。怎知壮志凌云,命途浅薄,终无路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奇景犹在,古有论者评曰:“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其志宏远也。”人不轻狂枉少年,志不凌云枉惊才。
故君子其圣境,曰惊才。
君子不器,心有天游。举世难寻一知己,谁人解我曲中意。天地有大美而吾属不知也,《徐霞客游记》其序有云:“无出尘之胸襟,莫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肢体,莫能搜剔幽密;无闲旷之岁月,莫能称性逍遥。”此为天游之意也。天游者,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君子之至,莫于“出世之心,入世之业。”其境高远,达之者皆若仙矣。太白书曰:“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由巴蜀至江南,继由灌中至齐鲁燕赵。期间美景不绝,峨眉映月,秋下微风,巫山落桃,皆令人神往。其志凌天,处江湖之远亦忧其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太白之坠,羽化而登仙。
故君子其化境,曰天游。
君子其境浩然,然君子何为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予尝参省乎己:“吾将焉往适耳,箕有峰兮颖有澜。”大丈夫生于此世,当带九锵长剑,立不世之功,纵生为女子又何妨?苍茫前路,青山未老,地阔天高。君子其境,吾欲及天游,作绝句有一,请以赏鉴。
纪境
知礼酌浅潭,
明微入深涧。
惊才动圣辇,
天游羽化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