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众石也(部分文字摘自《布衣壶宗》)
顾老的紫砂技艺多少还是受祖上熏陶而来,可以说是世家,奶奶邵氏是晚清壶艺高手邵友兰孙女,邵友兰曾清宫内室制作宫廷茶具,而顾老的父亲曾读些“四书”“五经”,却不曾取得功名,因自小受宠爱,少有劳作,持家本事较弱,家中营生基本靠邵氏抟壶支撑,而那时村里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抟壶为生。
顾老幼年喜读书,上学回来时,奶奶邵氏每天都在村口等着他,然后用满是紫砂的手牵着他一起回家,经常是奶奶在油灯下抟壶,他在书桌边读书,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不能不说他对紫砂技艺的喜爱得益于自小的熏陶,不论是小环境还是大环境,应该对顾老幼年均有启蒙式的影响。
顾老幼年时期就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正因于此,从小就喜欢拿泥土捏小物件,而且惟妙惟肖。由于战乱,天灾,顾老家中生计都有困难,更不用说让其继续念书了,当父亲不得已向他提及此事时,他只要求一间书房,可见他对读书和文化的渴求,平时也帮着奶奶抟壶补贴家用,在奶奶的教授下,天资聪颖的他开始了他的紫砂之路,奶奶不但传授他抟壶技艺,还给他讲与壶有关的民间文化,文化和技艺就像春风一样抚过他对一切都充满渴求的心田,一颗种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根发芽,无拘无束的生长,最终成长为一棵令人高山仰止的参天大树。
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技艺的钻研,在顾老的身上完美的结合并融合在一起,使其由内而外的散发出可贵的文士气质,而将紫砂壶技艺发扬光大的,正是这种技艺以外的气质,心性和文化品位。
洋桶壶的前世可追溯到明代,古称“四系罐”,就是肩部有四系,用绳子拴起来的粗陶茶器,晚清时,由“四系罐”脱胎来的牛盖洋桶壶开始出现,所谓牛盖,就是壶盖上有两个像牛鼻样的大孔,坊间认为是效仿美国洋铁桶的式样,故称洋桶壶,也有专家认为与美国洋铁桶没关系,应该叫做“桶样”,只是为了顺口,便倒过来念作样桶,正与清末出现的美国洋铁桶暗合。
顾老的洋桶壶一出世便尽显其筋骨遒劲的不凡气度,有着浓郁的文人意味,如西风独立,端庄文雅,一扫早前奢靡、软沓的壶风。经实力窑户华荫堂,陶器行的“三先生”力推,在当时生计都困难的时代,可以卖到五斗米一把的不菲之价。
而在那个连年歉收,吃糠咽菜时代,顾老一家虽说也为缴纳田租而发愁的岁月里,他还是信奉着“多做必滥”的信念,毕竟那个年代能出得起五斗米一把壶的能有几人,所以顾老也接一些做壶的单子维持家计。
顾老早年就是以此洋桶壶为标志,在蜀山窑厂争得一席之地,成名时,据坊间表述,大概20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