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浅薄化,碎片化的年代,聪明的人显得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只有坚持的傻子,他反到有一种克敌制胜的超乎智商以上的重要性的能力。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反例。
你说学英语好,能让人视野国际化。就会有很多人说外国人都在学中文,学英语有什么用?
你说学英语不好,因为孩子将来能用到英语的场景少之又少。就会有很多人说马云能发达,和他英语好息息相关。当年要不是在西湖边找老外聊天认识了朋友出了国,他才不会有机会那么早接触到互联网,建立阿里巴巴这个商业帝国。
所以人们在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时候,或是在窃窃私语评价他人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找到反例来否定别人,找到自己的正确性,继而得出别人愚蠢自己聪明的结论。当别人公开或私下反对后,你会怎么做?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半途而废。
当我们不把别人的话当真,你可能觉得你很聪明,举世皆醉我独醒,这些人都是糊涂,我什么都明白,最后结果是越走越荒唐,你迅速被整个世界边缘化。
“听人劝,吃饱饭。”告诉我们,要调整方向,不能一意孤行。
当我们把别人的话当真,觉得大家都不是傻子,明明别人看出有问题的路为什么还是要硬着头皮走下去呢?最后结果是错失良机,你看着当初没有改变方向的人做得风生水起,你陷入了深深的懊恼中。
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承担结果的人是你。所以别人对你的看法不重要,结果最重要。但要是知道不同路的终点,傻子都知道该怎么走。我们该如何在不确定结果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乘坐时光机回到开始前,看一看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我们做胶卷,是为了让用户拍出美丽的照片还是为了盈利?
我们做社交软件,是为了让用户更方便的沟通还是为了盈利?
我们做教育培训,是为了让用户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还是为了盈利?
事实上,拍出美丽的照片=盈利;让用户更方便的沟通=盈利;让用户获得学业上的成功=盈利。有了方向,再做出正确的选择就简单了。
唐僧不知道哪条路可以到天竺,但他知道要一路向西。即便当前的路是往南,往北甚至往东,他都明确自己的方向是西。那么他就不会走错。
当年苹果的“牛顿”手持电脑,是一个很失败的产品,是当年美国IT界的笑话。虽然乔布斯自己认为这款产品非常好,可是市场根本不接受。但苹果现在的很多产品身上,你都能看到牛顿,那个手持电脑的影子。所以如果仅仅从即时收益的角度来考虑投入,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是不应该坚持的。要想穿越时代的种种不确定性,获得一点点长远的,因为时间而累积下来的那种成效。需要一厢情愿地从内心出发认为这事我就是想干。
做成一件事,需要正确的方向再加上坚持不懈。我们经常说不忘初心的原因是我们很容易被路上的其他事物干扰。和遥远的不知道在哪儿的西天相比,留在女儿国无疑更加明智。
决定遇到困难能否坚持下去,遇到干扰能否不为所动的关键不是意志力的坚定程度。而是你想要做成这件事的愿力有多强。唐僧取经的初心如果是为了得到荣华富贵,那么抛弃女儿国国王继续西行就是不智的行为。
要做成一件事,就要有在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不会放弃的决心。有些事情坚持,是因为回报;有些事情坚持,是因为责任;有些事情坚持,是因为“我想做”。找到自己愿意因为“我想做成这件事”而坚持的事情,是人生的一大幸福。这件事,就是你的真爱,是你的“一生一件事”。
成功,指的是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衡量一件事是否是你“一生一件事”标准是,如果有一天,你实现了财务自由以后,还做不做这件事。如果答案是yes,你就可以把成功不成功,回报来得快和慢,自己的感受爽或不爽,全部放到第二位。第一位的,是我得做这个事。
有了强大的愿力和明确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坚持。
我不喜欢“坚持”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暗示着艰辛。而当你在做一件你发心想做成的时候,应该是快乐的。所以我更喜欢“持续”。
信,不是对着镜子说“我要成功”。“信”是要表现在你的行为中的“持续性”。
宗教里说,这个人没有信心啊,就说这个人小信的人。小信的人就是“易涨易退山溪水,一反一复小人心”。小人心的特点就是“一反一复”。
现在到处都是信息,如果我们按照各种各样的信息来做决策的话,那么每天会能做出一个。今天说要往东,明天说东边有坑应该往北,后天说西边有机会不抓太可惜了。从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些事就在一个地方来来回回,往东走了十里,一会儿又往西走了五里,走来走去,原地打转。
所以对于一个组织,必须要有原则和纪律。和有所为相比,有所不为更重要。。只有明确了不做什么,才能保持我们的积累的“功”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一个人自己保持初心不难,难的是整个组织都能走在正确的路上。原则和纪律的作用就在于避免你的思维和行为的碎片化、分散化、飘忽化。让你始终朝着一个大致的方向持续地走下去。这样走下去能否达到目的地,不好说。但没有方向的瞎走,是一定会完蛋的。
在大海里头,灯塔并不能明确告诉你该怎么走。但可以给你方向。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信念就是做事的灯塔。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讲的是有一个人挖井,这个井挖十五米,那个井挖二十米,第三个井挖了三十米。打井,下面有没有水谁也不确定。也许你一直打,打到一千米也没有。但是,如果每一个你都打二三十米肯定没有。相比而言,你一根筋打下来的话,打出来的机会还比较大。如果内心没有信念,没有主张,没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和手段的话,我们很可能挖了很多坑,但都是几米几米几米。
弘一法师有一句话,“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信”这个字,一边是人字旁,一边是一个“言”字。一个人能把自己说的话执行出来,就有了“信”。执行不出来,那就需要说很多话来解释。所以“信”,就是不打折扣地去执行,去完成。
在这个浅薄化、碎片化的时代,越是聪明的人,反而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因为聪明人对外界的信息很敏感,所以会迅速调整自己以获得当下最大的收益。这样的调整破坏了持续性,消解了之前积累的行为和思想。从当下来看获得了利益,从长期来看却偏离了方向。
所以在浅薄化,碎片化的年代,聪明的人显得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只有坚持的傻子,他反到有一种克敌制胜的超乎智商以上的重要性的能力。
“我不信”,这三个字会像一种诅咒,一旦进入你内心,你不会再认真对待你眼前的任何一件事情。你不会认得当下真了。认真,就是把当下这一刻,当下这件事认为是真的。
要谨防,因为碎片化的知识和观点,最终给我们大脑里留下“我不信”。这个东西将会真正的像一个病毒一样破坏我们一切生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