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过父亲节才想起父亲,父亲一直是我们家的天。
自打大学毕业,进城工作至今,算算也有20余年了。可是父亲总共只来过三次,至今仍和母亲住在老家。
第一次,是1997年,我们开饭馆的时候。因为刚刚走上社会,又是第一次自己创业,既没资金又没经验。父亲做饭很好,带着辛辛苦苦积攒的1万元来到我们的店。本想一直在父亲的照看下经营饭店,可是,父亲没待几天就回老家了。因为我们太浪费了,确切地说,是城里的生活方式太浪费了,父亲一生节俭成习。所以,父亲留下了钱,人走了。
第二次,父亲来城里应该是2000年。那时候我们刚刚结婚,在东郊租房子住。父亲为了堂弟的学费,从西安中转去了趟渭南。回去的时候,我要送父亲到长途车站,父亲执意不让。他是怕耽误我工作,硬是一个人走了十几站路到火车站,然后坐长途车回老家。
第三次,是2016年,父亲和母亲一起来我家,是因为儿子。儿子生下来就由姥姥姥爷带着,直到2岁半,跟姥姥姥爷感情很深。由于中考失利,儿子开始叛逆,非常严重。那是上高一的时候,有一天,因为手机跟我闹腾,非常激烈。不给买就不上学了!!!我急得没办法,赶紧给父母打电话,希望他们来劝劝儿子。父母亲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就搭车进城了。我非常感动,他们可是从来不出远门的,为了我,为了孩子,大老远冒着迷路的风险就过来了。
我们姊妹三个都在西安成了家,一直想把父母接过来住,可是父亲一直不愿意。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请舅舅姑姑们劝说;为了来回方便,弟弟也买了车……可是还是无济于事。后来想想,父母亲在老家多随心随意,何苦到城里受拘束。其实,我们都明白,父母是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我们只好常回家看看父母,或者打电话问候父母。
父爱如山,父亲就是我心中的山。
父亲是个沉默的人,一向少言,只是默默的付出。
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放暑假了,大家都在学习骑自行车。我也想学,正好父亲有一辆自行车,每天骑车上下班。不敢跟父亲说,私下里问母亲,直接就被母亲拒绝了。因为母亲知道,自行车是父亲的宝,没有了自行车,父亲就没办法上班。父亲把工作可是看得至高无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而且年年评先进。他们厂领导都很尊敬父亲。这可怎么办?趁着父亲睡觉的时候,偷偷推出去学。没想到,刚学,掌握不了,也没人帮忙扶着,一下子就摔了,把自行车给摔坏了。自己又不会修,只好偷偷的放回去,也不敢吭声。那一个晚上我心里都忐忑不安的。果然,第二天早上,5点多,父亲吃了母亲做的面条,准备上班时,发现自行车坏了,只一声问:“谁干的?”我就吓哭了。没办法,父亲只好搭车去上班,肯定是迟到了。这些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从那以后,再也不敢私自动父亲的自行车了。以后也养成了习惯,不经同意,从来不动别人的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能够体会父亲不一样的爱。
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父亲用实际行动在教我们很多东西。比如,吃饭的时候不浪费;用完东西放回原处;地里干活时,不论是施肥除草都要小心,不要伤到庄稼等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件事。
那一年,我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家里人都非常开心,积极的为我准备东西。因为是外地学校,我又没出过远门,父亲决定送我去上学。
我记得非常清楚,9月14日报到,我和父亲9月12日乘火车出发,坐21个小时才可到学校所在地——天津。下了火车才知道错了,我的学校属于分校,在河北廊坊。父女俩人生地疏,一路打听,辗转几次才找到学校。为我报了名,安排好了之后,父亲须一个人返回。当时要到北京去坐车回西安,非常担心父亲,其实他也很少出远门。担心父亲找不到路,买不到票,又没有办法联系。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父亲费了多大劲才买到回家的车票,挤上回家的火车。因为买不到票,父亲在北京火车站坐了一宿,因为人多,父亲在火车上站了十几个小时。为了我,父亲,您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另外一件事是在我生完孩子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只能在娘家坐月子。从医院出来,我就回到父母家。那时候正值夏收,天气热,收麦忙。父母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照顾我和刚出生的儿子。为了给我增加营养,父亲把家里放了好几年的陈谷子,冒着酷暑,在收割空闲的时间,拉到5里外的村子里去脱了壳,回来让母亲给我熬小米粥喝。看着父亲黑瘦而劳累的身影,我的眼泪都掉在了粥里。
父亲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家,就这样默默的付出着。
今年已经73岁高龄的父亲,依然和母亲在地里劳作着。他们把勤劳、节俭、善良、坚韧用行动教给了我。我也一样要把这些,用同样的方式教给我的孩子。
最让我欣慰的是,父母亲的亲情相伴,尤其是父亲对母亲的悉心照顾,让我感动,甚至都有点羡慕了。
母亲是个急性子,加上心脏不好,血压高,父亲性子特别慢,正好互补。只要母亲的急稍有显现,就被父亲的慢调和了。俩人虽然依旧耕田种地,但是,看着他们相依相守共白首,心里甚是欣慰。
过几天就回去看看父母!
愿父母健康快乐!
愿天下所有父母都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