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六大瓶颜料,红、黄、蓝、黑、白、绿,这些颜料盛放在一个塑料盒子里。这个盒子的两端有两个把手,平时,嘟嘟玩的时候,直接拉动把手将盒子拉到小桌子前就可以了。
一天,嘟嘟心血来潮,在我们要去奶奶家的时候,非要搬上盛了六大瓶颜料的盒子。
玩颜料和玩积木不同,需要的场地也不同,为了不给奶奶家添乱,我劝她不要带颜料。
我说:“奶奶家没有画画的桌子。”
“在茶几上画。”嘟嘟回答
“奶奶家收拾的非常干净,可是玩颜料会弄脏环境,你最好还是在咱们家玩。”
嘟嘟摇摇头。
这六大瓶颜料的重量是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外的,我看两种说辞都不行,便使出最后一大招:“妈妈不同意你将颜料带到奶奶家玩,所以,妈妈是不会帮你拿的。”
片刻的哼哼、耍赖后,嘟嘟将求助人转移到爸爸身上。
不成想爸爸的想法和我一样,拒绝带颜料到奶奶家。
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次,嘟嘟不再哼唧耍赖。而是蹲下身去,尝试自己搬。
光溜溜的塑料盒子并不是那么容易搬动的。嘟嘟刚把塑料盒子抱出防盗门,手就没劲儿了,盒子重重的掉在了地上。
家门口距电梯有一米半的距离,嘟嘟想了想,撅着屁股将盒子推了过去。
我和嘟爸相视一笑:小嘟儿还是有点办法的!
电梯到了,电梯里是有一个拉着一小车货的中年妇女,嘟嘟使劲儿将盒子抱起走进电梯里,中年妇女诧异的看了看两手空空的我和嘟爸,说:“来,孩子放到这个箱子上。”
一项谨慎的嘟嘟并没有听从陌生阿姨的建议,而是弯腰将盒子放在了电梯的地板上。
我笑了,解释说:“我们都不想让她把颜料带上楼,嘟嘟偏要,于是,她自己解决搬的过程。”
嘟嘟吐吐舌头,没有说什么,蹲下来,摆弄着颜料盒两边的把手。
中年妇女笑了笑:“小家伙还挺有骨气!”
三十楼很快就到了,这一次,嘟嘟没有用脚踢,也没有直接抱住盒子,而是选择双手拎住盒子两边的把手。
待我开门,嘟嘟爷爷正好在门口,嘟嘟拎着盒子进来,大叫:“爷爷,是嘟嘟自己搬上来的。”
我笑了:“成就感不低!”
爷爷夸张的回应:“是呀!嘟嘟真能干,这么重,自己搬上来啦!”
嘟嘟开心的“嗯”了一声。
接下来是一个很好的总结经验的时刻,于是,进屋后,我将嘟嘟拦在怀里,问:“嘟嘟,你把颜料搬上来,都用到哪些办法呢?”
“抱着!”
“嗯,除了抱着,你还用到什么办法?”
“推!”
“哦!你除了用到了抱着盒子、推盒子的办法,还有什么办法?”我做出两手拎东西的动作来启发她
“这样——”嘟嘟双手分别握住盒子的把手做示范
“这叫拎,嘟嘟除了抱盒子、推盒子,还用到了‘拎’的办法。”我说
“嗯、嗯。”嘟嘟点点头。
接着,我总结道:“嘟嘟今天自己用抱盒子、推盒子、拎盒子的办法将颜料从九楼运到了三十楼,嘟嘟真能干!”我竖起了大拇指
“妈妈点个赞!”嘟嘟指指自己的脑门。
“好!”我伸出大拇指轻轻的在她的脑门上点了一下。然后继续问:“当爸爸和妈妈都不让你搬颜料上楼的时候,你的心里是什么小怪兽?”
“红色小怪兽(生气)、蓝色小怪兽(伤心)!”嘟嘟干脆的说
“哦,当爸爸妈妈不让嘟嘟搬颜料的时候,嘟嘟心里有红色小怪兽和蓝色小怪兽。那当嘟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颜料搬上来的时候,嘟嘟心里是什么小怪兽?”我又问
“黄色小怪兽(快乐)!”嘟嘟拍拍手,兴奋的说
“当嘟嘟自己把颜料搬上来后,红色小怪兽和蓝色小怪兽变成了黄色小怪兽!”我总结说
“嗯!”嘟嘟认真的点点头
近一段时间,由于上幼儿园的原因,嘟嘟的情绪起伏很大,于是,结合《我的情绪小怪兽》这本书中的情绪颜色和她对话是我常用的办法,这样,能帮助她清楚的辨别、认知自己的情绪。
或许,并不是所有人能赞同我和嘟儿爸刚才的做法,觉得大人没必要跟一个孩子较劲。
揣着一颗溺爱的心来看我和嘟儿爸的做法,怎么看怎么有问题
可是,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成人是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而不是一味的顺从孩子。
其次,“哭”是小嘟儿解决问题和矛盾惯用的办法,所以,也是为了不让小嘟依赖于用哭来解决问题,我和嘟爸都没有伸手帮助她。
值得欣慰的是,小小的她在和我们的“较量”中,体验到了自己的能力,并且享受了一定的成就感。
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我和嘟儿爸的情绪是稳定的,并没有让她受到情绪伤害。
最重要的是,通过和她一起交流,她总结出了自己搬运颜料的方法,体会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这些收获是“顺从”所不能带来的体验。
所以,
育儿的互动中,需要家长的价值判断。
摒弃溺爱、顺从,特别“狠心”也会有特别的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