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实现了预想中的作息,十点前睡觉,五点左右起床,还能每天写一篇小文章,早上同步到公众号。我真行,嘿嘿~
我打算列一下本周能做到的几个关键点。
一、有一个切换状态的仪式/保障
上周的小结写到,我因一件偶然的事情,在周末的结尾时间找到了状态。那天下午,在沉浸式玩耍了一天半以后,我决定回校改作业。吃过晚饭后,又神奇地坐下列计划、写文章。怀着无比心安的美好感觉,我睡得熟而稳,所以第二天很顺利地起了床。
这虽然是偶然发生的,但的确对我的休息和工作状态进行比较顺利的过渡。如果是这周末,我也希望安排一次切换状态的仪式,来提醒自己,准备进入工作状态。
保障部分,指的是周计划,以及任何能提前做准备的事情。
二、找一个比较紧急的起床动力
这周推动我起床的动力之一是,想要在早上发了推文,所以不能睡到六点半。这倒不是谁布置的任务,仅是一个偏好,我自己也更喜欢早上发文的作者。
如果后续没有这个念头,则可以改成起床拉伸,展开这副蜷缩了七八个小时的躯体一定很舒服。
另外,要摒弃起床前的任何念头。时间到了就翻身,不用“心疼”自己。
三、锚定如此做的信念
一开始,我对早起这件事的理解是,是尝试拥有一小段更高质量时间的尝试。后来,我发现它能令我心甘情愿放弃熬夜(而不是“戒掉”),从而拥有更健康和充盈的状态。上周,我发现它可以照见自己的不足,是一个调整的度量表。这个星期,我读到王阳明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句话时,有了新的理解。
这是他在军事上百战百胜的秘诀,意思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保持心境的稳定,才能看得清真相,再相机应对,取胜的几率就很大。
这句话用在军事上讲得通,放在学习和人际也是可以的。迁移到早起,大概就是,我始终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早起,即使有些主观(赖床等)或客观(天冷、工作多等)因素阻碍,只要不放任内心随处而动,稳定住它,就可以找到方法应对,就一定能达成目标。这周列了几个能促成这件事的方法,这就是拨开迷雾的过程。
当然,如果有一天我觉得不需要早起了,那也可以心安理得地睡晚。总之,想做的和去做的,方向保持一致,人就会平衡。
四、找正向的力量支持它
这周我决定加大一点运动量,在拉伸之外,还要多做点强身健体的事情。刚好,我们班的同学跳绳很没动力,于是我就跟他们比赛。不用速度,就比耐力,谁先绊到绳子谁输。我自认跳绳功夫很不错了,但面对这群小孩还是有点招架不住。第一轮一般是我赢,到了第三轮,我就跳不过他们了。这个做法让我在快乐的氛围里运动,也因为有很多同学找我比赛,原本不想跳绳的同学也会跟着跳几下。终于不用大声叫喊让他们跳绳了,一举多得。
这几天晚上爬楼梯,能感觉到小腿肌肉非常酸疼,所以又加了拉伸和泡脚。睡前的脚不是凉的,更好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