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安放“熊孩子”?

近些年来,“熊孩子”这个词似乎从一开始岁数小不懂事还有些小淘气的印象,变成了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那么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熊孩子之间也是有区分的,有家长溺爱纵容出来的孩子,也有家长管教严厉,自己本身却起不到榜样作用,孩子不服管教的。

看见过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小孩子在逛书店时,偷偷带走了基本漫画书,后来被他的家长发现以后,立刻带着孩子来书店道歉,书店还没有开门,于是家长写了道歉的字条,并且按照书的价格将现金和字条一起,从书店的门缝下面塞了进去。

                 


看到这样的新闻,感触颇深,孩子会犯错,毕竟大人都会犯错,可贵的是家长在孩子犯错以后给予孩子的适度批评和正面教育。一昧地宠溺放纵,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多少人对于娇惯孩子这种行为的理由是:孩子小,打不得骂不得,只能任由他的性子,长大了肯定就好了;小孩子正是调皮打闹的时候,说明年轻可爱有活力……


是的,孩子有活力,可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你的孩子释放这种活力。在公众场合,我们需要照顾其他人的感受,以不影响到别人为前提,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出了门体现出来的,就是你的教养,无论孩子,还是父母。

个人来说,我也坚信,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从小养成正确的三观,延伸至待人接物方面,也应该是大方得体的。至于有人会考虑的人性善恶论,我还是偏向于人性本善,或许也有恶的存在吧,所以才需要教育,看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教育本就是用来压抑人性的,压抑人性中恶的一面”,教育的结果,取决于教育者本身。

           


凡是遇到孩子过分顽劣的时候,不能用诸如孩子还小,不懂事之类的话揭过去,如果是原则问题,还依旧放任不管,那么便是真正的“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重于一切其实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熊孩子的根源,来自他们的熊父母”。

不要因为家里长辈的宠溺便畏手畏脚,为人父母便有教育之责。在孩子的成形期不加以引导和矫正,将来便追悔莫及。我们都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才是第一位的,孩子从小养成的品德,决定了他以后能走多远,祝愿朋友们的宝宝以后不是“熊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多年以后,在回顾当年的案情时,胡凯仍旧无法抹平心中的波动。 “人的一生像一条线段。”胡凯徐徐吐出空中...
    阿折阅读 4,650评论 0 12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0,422评论 1 70
  • 参考: 服务|Android Developers 一. 什么是服务 服务是一个可以在后台执行长时间运行操作而不提...
    NickelFox阅读 561评论 0 3
  • 材料 奶黄馅材料: 鸡蛋两个,淡奶油100克,炼乳适量,黄油10克,面粉20克,玉米淀粉20克 包子材料 酵母,面...
    kiki的二次元口袋阅读 737评论 0 0
  • 心痛过 绝望过 一个人孤独等待过 幻想过 许愿过 可就是未曾实现过 曾爱过 曾哭过 你也从未曾感动过 心痛过 绝望...
    犯孤阅读 2,18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