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有令人钦佩的,兼职着夜班护士并且以41岁高龄夺得气手枪决赛金牌的伊朗选手;也有用生活诠释着奥运精神,连续参加八届奥运会的传奇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还有代表了和平关怀,同样表现毫不逊色的难民代表团......除了诸多国外选手,中国选手的表现同样令人惊艳,捷报频传。
但或许有几家欢喜便会有几家愁,先是女排失利,接连不敌土耳其与美国队,紧接着乒乓混双在决赛输给了日本队,引起舆论的喧哗。在这几场比赛后,网上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声音,不少人嘲讽道中国所谓的最强项目也不过如此,甚至在运动员的微博评论下发出恶评。
虽说竞技自然是要争先,操作的失利也当然值得反思,但若只是从“输掉比赛”“只获得银牌”的角度肆意抨击,甚至将之看做跌落神坛,倒是矫枉过正。不必讲,奥运精神不仅仅有公平竞争,更有相互理解,团结一致等,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关注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他们奋力拼搏的身影与他们用行动传达给我们的运动精神。
更重要的是,跌落神坛的说法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中国的体育届不应该,更不能“造神”。常言道,“花无百日红”,从来没有选手可以常胜不败,将他们奉上不败的神坛无疑就是一种捧杀。何况在中国队选手刻苦训练的同时,其他国家的选手不也一样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吗?
比赛输赢本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体育竞技的动人难道不是在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不屈不挠,他们对对手与运动的尊重,还有他们小心谨慎的推敲计算,还有借此传达出的生活态度吗?
金牌获得者固然稀少而珍贵,但是金牌最终会因为时间而蒙尘,只有运动员们用行动诠释着的竞技精神可以超越时空的桎梏,薪火相传。金牌榜固然是一种荣耀,但也不必将之与国家颜面画上等号,这反而与真正的奥运精神不合。
让选手们从神坛上降落,回归到运动本身,或许是对于奥运精神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