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是把伤口拿出来舔舐,要对自己残忍一点,切忌过分纵容自己的哀怜。
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天凉好个秋
郁郁寡欢,亲手将自己的心缠满绷带,想挣脱束缚,却又害怕解脱。慢慢将心门上锁,一层,两层……都不够,却又渴望着一声呼唤,一缕柔光,忘了明明是自己荒芜了来路。
又好像在和自己捉迷藏,把过去那个穿着欢乐衣服的人儿,藏在了某个不知名的角落。不停地寻找,却一次次失望。开始怀疑过去的那些笑语,那件衣服,是否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还是现在这件悲伤的衣服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我穿着这件悲伤的衣服吃饭、睡觉、散步、听歌、看书。天空满是伤痕,却只敢呼出叹息,白日仍是笑容可掬,可只有晚上才是真正的它。
前几天的写的一篇文章,让我沉浸在阴郁和烦闷中许久。在生与死的夹缝中窒息的感觉,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很多人以为少年的愁绪仅仅只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却不知少年有少年人的心事,是和走了大半生的前辈所不一样的。
在那几天迷茫般的昏暗里,我想,或许悲伤的事情,是不适合渲染和大着笔墨的细说的,那样只会加重自己的愁绪和阴郁。原本只是一点细微的委屈,被自己无限放大和延伸,直到失去了理智,被阴暗的情绪所控制,让灵魂瑟缩着不愿出来透气,走进了死胡同。
但我能感受到,偶尔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在心房外徘徊,有轻轻的敲门声在试图唤醒沉睡在黑暗里的我。直到到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我猛然转身,看到了门外的阳光倾洒在每一个角落,自己竟然身处一个潮湿腥臭的地方,而那件欢乐的衣服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那个穿着悲伤衣服的人,正坐在镜子前邪恶且悲悯的看着我,我震惊她和我竟长得一模一样,却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抓紧一缕缕暖光,快速地逃离了这个可怖的陋室,心有余悸。
若是问我,那敲门的是谁,那徘徊的脚步声又是谁,我可以清楚的回答你,是书籍,是妈妈的眼泪,还有那份慢慢觉醒的理智。
《亲爱的三毛》里,有一篇文章《写给“泪笑三年”的少年》说道:孩子,人生最可贵的事情,在我看来,便是少年的迷茫。迷茫“生”的问题,迷茫生的追寻,迷茫生的痛苦。“迷茫”表示你在思考,表示你不人云亦云,这是极好的第一步。
《自爱而不自怜》里又说道:如果你,有死的勇气,难道没有活的勇气?你又问我,不快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以死为解脱?我很诚实地答复你:有过,有过两次。当时年纪小,不懂得――死,并不是解脱,而是逃避。
又在《隔离与沟通》里说道:可是,世上的事情,并不是只有从一个角度上去观察,就能够说它是唯一的真理。如果我们去做一次家庭访问,听听父母们如何讲孩子,很可能,父母也有一大篇合理的抱怨,也会说,孩子们不了解做父母本身的种种困难和对孩子在教育方式上的挫折,也更可能,父母除了孩子之外,尚有本身的苦难与折磨要去应付。
公平的说,做父母的比做孩子的,在担当人生责任上,重了许多。亲爱的孩子,试着也去分析父母和他们本身的问题,也试着去了解,你的那份学费和衣食是父母的血汗钱换来的,这么一想,养育之恩,我们都不能回报,又何忍对他们要求太多呢?
以上的段落,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既为自己现在所处的疑惑,三毛竟都做出了如此完美的解答而喜悦,又为自己之前的委屈和阴郁而感到羞愧且难堪。其实,有时候我们受到了委屈而忧伤,却不肯明白,这种心情实在是自找的。而我在那时,只看到了自己,任由自己的哀怜漫过头顶,看不到眼前的一切,更看不到爸爸妈妈平时所做的点点滴滴,更不懂的体谅,包涵……
正如我之前所说,那是一篇幼稚的文章,可我明知幼稚却又不知为何幼稚,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深深自责。
那一句句深刻的话语不停地敲打着我的心,在此我想为前几日的幼稚任性向爸爸妈妈说一句:对不起!
还要感谢简书里的叔叔阿姨,以及各位热心的简友们关心的评论,让我明鉴省视了自己。正如三毛说的,事实上,父母的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总是困难的,而青少年的一代,都仍有极大的可塑性,有许多地方,便必须请青少年包涵父母,谅解父母。也像千阿姨说的,要改变的是自己,我一定会慢慢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