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收到面试结果,我的换工计划泡汤了。这段时间的忙碌仍然没能如愿以偿,我挺失落的。我抱着两岁十个月的女儿说:“妈妈没考上,好伤心呢。”
就这么随口一说,女儿竟然安慰起我来:“妈妈,你不要伤心,我给你想个好办法吧”。她的回答,让我不禁噗嗤一笑。小人儿,说话竟然像小大人一样。我问:你给妈妈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呀?女儿思索了一会说:“加油!”
这一刻,很暖心。这段时间来的苦于累,以及知道结果那一刻的失落感全都烟消云散。女儿贴心的表现,让我瞬间充满力量。或许当下我的能力还没配得起我的野心,那就继续努力修炼自己吧。好好准备,当下一次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
小小年纪的女儿,竟然能够站在妈妈的角度鼓励妈妈,我很欣慰。我想平常的言传身教,对她品性的塑造起了作用。我想培养的是一个善良,积极的孩子。现在孩子的种种表现,我都挺满意的。
1. 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的习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提到这样一个细节:她女儿阳阳不小心摔到在地上,她会安抚摔疼的孩子:“疼吗?妈妈帮你揉揉,现在还疼吗?”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后,她会告诉孩子,刚才你也把地板摔疼了。妈妈帮你揉了,你现在也帮地板揉揉吧。这对孩子养成换位思考的方式尤其重要。想想我们父母老一辈,他们是这样做的:“孩子不哭,都怪地板摔疼你了,我帮你打它”。
虽然没能考证这类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是否体谅别人,但从尹老师的女儿阳阳的案例来看,这种做法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女儿两岁左右,凡是她做什么事情不顺意要发脾气,或是其他问题引来她的哭闹时。我都会在孩子心情平复之下,引导她换位思考。如今,孩子吃她爱吃的食物,她也会想给家人留出一份。就算自己很想吃,她也会说,这个是就给爸爸的,留给妈妈的。爸爸,你等会分享一点给我好吗?
2.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日常,也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宝宝正吵着要某样东西,可是爸爸妈妈有事要处理,需要孩子等待一会。孩子哭闹厉害时,我们会表达出不悦的感受。安抚好孩子之后,我们会告诉刚才她的哭闹,让妈妈生气了,不高兴了。宝宝要学会等待的,因为妈妈不是马上就有空陪你做你想要做的事情。多次表达情绪后,孩子是能理解的,慢慢地孩子也意识到自己急躁是会引起别人不开心的。久而久之,我家孩子也会明确向我们表达她的情绪。妈妈,我不高兴了,因为我想读3本绘本,你才读了两本就关灯睡觉了,还没读完呢。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养育孩子也是如此,父母给孩子种下什么样的行为要求,孩子也会收获怎样的行为习惯。愿每个父母,都能读懂孩子,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好的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