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请带着爱放手
>>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分离的过程,不是一下子把孩子推开,而是慢慢地把权利交给孩子,允许他犯错,让他在生活中体验和学习。
01 男孩的童年也可以有家务活儿
>> 家务活儿是培养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02 培养孩子的金钱观,从遵循内心开始
>> 首先,零花钱不应当作为对孩子惩罚或奖励的工具。当零花钱与某一件事情(比如家务活儿)挂钩时,很可能导致孩子无法通过做这件事来获得责任感,也会曲解金钱的意义。
>> 其次,零花钱的金额取决于家庭的预算,以及父母希望孩子用钱来做什么。孩子初次拥有零花钱时,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手大脚,花钱没计划;二是特别舍不得花钱。给孩子零花钱,就是让他慢慢学会如何有计划地花钱,也学会为自己、为别人花钱,比如,给家人或朋友买小礼物,自己弄丢了东西,可以用零花钱来买,攒钱买一个喜欢的玩具,等等。
>> 最后,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当零花钱已经给了孩子,他就具有如何使用这笔钱的权利和自由,只要不违背法律与道德,家长要尽量少去干预。
03 提前告知:让挑战不发生
>> 提前告知,能给予孩子一种心理预设,给予他们面对压力、烦恼、困难时的心理缓冲,让他们尝试做好准备再去接受、去克服,去表现得像个大人一样。
04 别给孩子太多选择,以免扰乱孩子的心
>> 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安静的角落,来抑制住无论何种原因而产生的冲动,需要不轻易被外界打扰,享受身心真正的安静。
>> 如果父母愿意遵循自己的内心去为孩子做出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去跟风和攀比,孩子的内心自然也会变得安静和强大。
05 和孩子一起制作时间表
>> 父母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或新的生活方式,最好的办法是带着爱放手,只有让他从内心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他才会有动力和责任去把事情做好。
>> 建立日常惯例表,是孩子学习时间管理和生活安排技能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能够让他体验完成日常惯例表的满足感,也会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日常惯例表的具体做法:
选择一个生活中让你感到比较“头疼”的时刻,比如早晨起床、晚上睡觉、下午放学写作业等,和孩子一起建立日常惯例表。
和孩子一起对需要做的事情进行头脑风暴,列出这件事情的所有环节。以晚上睡觉为例,睡觉前需要洗澡、刷牙、换睡衣、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讲故事、拥抱亲吻等。
和孩子一起给这些事情排序。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他的建议有些不合理。
拍下孩子做这些事时的照片,贴在惯例表每一项的后面(或者画出来),他们会很开心。
将制作好的惯例表挂在家里醒目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参与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惯例表,而不是家长“下命令”而来的惯例表。
惯例表做好后,把管理的工作交给惯例表。如果孩子不按照惯例表做,可以问他:“看看你的日常惯例表,下一项是什么呢?”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告诉你答案,然后去做。
当然,惯例表和其他任何一个正面管教工具一样,也不是万能的,当孩子失去新鲜感的时候,可能会不愿意去执行。它可能对有的孩子非常有效,而有的孩子却并不愿意遵守。但是任何一种正确的工具和方法的使用,都可以避免因为不当的方法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比如,就算孩子没有通过惯例表养成好习惯,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给予了孩子自主权,让孩子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这对于父母与孩子来说,其实是更大的一种收获。
07 设定清晰的界限,让孩子更自由地玩耍
>> 正面管教倡导以正面、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强调“教孩子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家长给予孩子尊重、明确的指示,孩子会更加愿意遵守。比如,家长可以尝试这样说:“慢慢走,轻轻拿,把鞋子放在鞋架上摆整齐……”而不是:“不要跑,别把杯子打碎了,鞋子不要乱放……”
>> “教孩子做什么”是家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可是很多家长总是指望孩子能自己学会如何做事情,还认为自己告诉孩子“不要这么做”,是为了他好。而事实上,告诉孩子“做什么”和“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08 不做孩子的“代言人”
>>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表达自己、挑战自己,只要父母肯停下脚步,等待他们慢慢成长,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他们就会尽情绽放。
>> 如果孩子从小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做什么事情都不需要进行思考和判断,那么等他长大后,面对很多人生大事,需要自己拿主意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不由自主地去依赖父母。
>> 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与机会,让他自由地表达,让他替自己做主,为自己代言。所以,父母不妨闭上自己的嘴,从孩子身上拿开自己的手,给他们自由和权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
>> 就像孩子吃饭这件事,很多孩子不好好吃饭,大都是因为没有把吃饭当作自己的事情。从吃饭这件事,可以延伸到起床磨蹭、写作业拖拉等其他事情上。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某个坏习惯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就可以先反思一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放下”了?
放下,并非意味着不管孩子,而是说要放手让孩子学习责任感和能力感。通过“慢慢放下—花时间训练—退后—相信孩子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个步骤,带着爱放手吧,孩子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