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少小时体弱多病,颇受病痛折磨,四处寻医问药,遍寻方家验方调理身体,遂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又加家境贫寒,感药费诊费负担之沉重,故自年十二三略通人事起,即留心于自学中药中医知识,希冀藉此祛除病根,重获健康,过正常人的生活,同时减轻家庭负担,掌握一技之长,以养活自己、回馈家庭。
初中毕业后,因条件所限,无法继续读书,接受系统的教育,学习中医药知识,早早步入社会谋生存。但此时已立下志向,欲传承岐黄之术,发扬悬壶济世之道,解他人之苦厄,树自身立命之本。故初入社会,即处处留心医术药方,一方面所谋工作必与医药相关,跟着医馆、药铺的前辈中医学习临床知识;另一方面,自购中医药书籍,自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十数年如一日,坚守不辍。
期间,遇到诸多困难,因学历所限,初接触中医药典籍,语言文字颇感艰深晦涩,每每抱憾于文化知识储备之不足。然余之志向即立,纵千难万难,终目标坚定初心不改,坚持以蚍蜉撼大树的精神,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一点一滴消化吸收,终对医理略有所通。先是试着用所学中医药理论知识给自己调理身体,身体状况确有好转,极大地激发了自己的信心和对中医中药更深层的兴趣。身边亲朋偶感小疾,试着以望闻问切之术,为他们诊断并提供中药方剂,每每获效,更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坚定了目标方向。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医药典亦浩如烟海,但20年来本人畅游于其中,乐此不疲,所阅书籍有:《频湖脉学》、《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血证论》、《神农本草经辑注》、《中医学基础》、《医学集解》、《中医大辞典》、《医宗金鉴》、《兰室秘藏注释》、《症因脉治》、《跟名师学中医一日五练》、《中医膏方大全》、《中医入门歌诀》、《辨舌指南》、《董氏奇穴针灸学》、《中医脉诊学》、《中药大全》、《中草药彩色图谱》、《本草纲目》、《方剂心得十讲》,《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黄帝内经》、《温病条辨》、《中药志》、《外治秘方》、《中医临床捷径丛书》、《傅青主女科》《妇人良方大全》、《竹林寺女科》、《济阴纲目》、《女科经纶》、《女科指要》、《女科要旨》、《女科玉尺》、《女科证治准绳》、《校注妇人良方》、《针灸大成》、《中医针灸科临床技能》、《巧记针灸学》、《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时方妙用》、《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推拿讲考》、《本草备要》、《伤寒学派医案》、《经方方证传真》、《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医道求真》、《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华名方》丛书、《中医师承学堂》系列丛书等。
二十年的坚持,有苦有泪,但中医中药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毕生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今日我已可凭自身所学立足于社会,并得到了诸多病患的认可,为我口碑相传。但我始终牢记初心,自开馆行医以来,时时以药王孙思邈苍生大医之精诚砥砺自己,“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发慈悲之心、救含灵之苦,对患者一视同仁不存芥蒂之心,开方用药多用价廉易得之剂、慎出价高难求之方。日后我仍将秉此理念,精进医术,弘扬医道,济世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