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对三组黑蚁群进行追踪,以观察它们的分工情况。结果发现,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日夜不停忙碌奔波。然而,却有少部分蚂蚁整天无所事事一样,整天东张西望,悠哉游哉。
这种蚂蚁被成为“懒蚂蚁”,生物学家对他们很好奇,为了观察它们未来的命运,就在它们身上做了标记。
实验中有一个环节断绝掉蚁群的食物来源,当专家刚刚完成这个动作,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那些平时都很勤快的蚂蚁立马乱成了一团,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而那极少数“懒蚂蚁”们竟然不慌不忙,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
生物学家终于发现一个真相:原来这少数的“懒蚂蚁”们不是懒,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上。它们看起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脑子里没有停止过思考,它们始终在关注蚁群的“战略性”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大部分蚂蚁昼夜不停的奔波,但仅能得到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对群体的贡献一般,而那些游手好闲的懒蚂蚁,在关键时刻却可以带领大家走向希望。
绝大部分人看起来在努力,其实都是在“偷懒”。因为他们一直试图用“行为”上的勤快,掩盖“大脑”上的懒惰,或者说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一切机械式重复努力的背后,不过是一种行为上的惯性运动。看起来勤勤恳恳,其实是大脑偷懒的结果。
没有深度思考,所有的勤奋努力都是白费的,
没有战略布局,所有的深度思考都是白费的。
作为企业创始人,始终都要记住三句话:
1、磨刀不误砍柴工!
2、不要用行为上的勤奋,去掩盖大脑的懒惰!
3、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