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QQ空间和朋友圈一直在被一部电影刷屏,微博热搜也是连绵不断,看着朋友们一口一个终于等来了,我无奈之下还想笑。就是《爱情公寓》的魅力吧。
前两天,我的一位好朋友邀我去看《爱情公寓》大电影,我一口回绝了,理由是这个情怀我不买,哪怕只要30几块钱的票钱。我说不信你看,《爱情公寓》上映后一定一片骂声。果不其然。99年出生的我,初中是看《爱情公寓》过来的,也可以说是陪我度过了好几个暑假,按道理电影版上映了我应该去支持,因为它于我而言是有情怀的,而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拒绝打这张情怀票。
中国电影市场靠着“情怀”二字赚了不少钱,《爱情公寓》便是其中之一。有人说,我有情怀,我就要去看,你不爱看那是你的事。对!就是因为这样的观众大有人在,导致刷着“情怀”赚取票房的电影层出不穷。情怀是蜜糖,但吃多了,会腻。更何况还是打着情怀的幌子夺取利益。
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前不久的《小偷家族》上映,我担心抢不到票,提前去电影院看,屈指可数的售票记录,又过了两天,我邀着朋友去看《小偷家族》,整个电影院就我俩。朋友说谁会去看这种无无聊的电影啊。那一刻我坐在电影院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寒。意料之中,朋友不是玩手机就是吃东西,电影结束还对我说自己都睡着了。我笑了笑。而如今的《爱情公寓》这样的电影,竟然满场无空位,我问了好几个同学为什么去看,回答都一致,因为这是小时候的青春。而获得金棕榈奖的电影却无人过问。
“情怀”是张好打的牌,但你得有资本。一部仅靠抄袭的电影在上映之后才发现和之前的《爱情公寓》没半点关系,实打实的一部盗墓剧,事后却说为了给观众惊喜才没有说。仅仅就靠里面几位还在拼死挽救《爱情公寓》在观众心目中不可取代的青春的演员,就能说成是《爱情公寓4》,那我看《情深深雨蒙蒙》也可以说成《还珠格格》续集了,更可怕的是从开机到杀青再到宣传,所有的演员,制片,导演,编剧……竟都选择沉默。我不讨厌他们,我只是讨厌他们的态度。拿观众当成售票机,拿电影市场当成菜市场,吵着嚷着宣传,可就这样还有一群偏偏爱买账的观众,偏偏还乐在其中。
今天有位朋友看完电影对我说特别讨厌别人跟风说《爱情公寓》差的人,豆瓣评分2.5之下是不是有水军。我只能说,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愿意买“情怀票”。不是观众盲目跟风批评《爱情公寓》,实在是它没有任何一点可取之处。应该值得庆幸,中国还是有对电影要求高的观众。本来就是各取所需,你觉得好你去看,我觉得不好我就不去,可正是因为电影出品方吃定了你会因为“情怀”去看他的电影,所以一部接着一部劣片上映,事后不忘吐糟这他妈看的什么垃圾电影。若不是为了满足你们的期待而后吸取利益,谁会拍烂电影?好好的金棕榈奖大电影没人看,毫无内涵可言的电影却满场。市场大部分都是利益所驱的。你以为《爱情公寓》的上映真的只是为了纪念你逝去的青春吗?那你可真有趣。说俗了,还是为了钱。
卖的只是《爱情公寓》四个大字,只是用情怀的外衣裹着内部空虚的灵魂,让肉体看起来光鲜夺目。这样的电影我不买账,这样的情怀我也不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