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抗倭这一史实,在明朝历史上真算得上是读完让人为之振奋的一股清流。
但是在了解相关细节的过程中,很容易生出一些疑问来:大明朝的战斗力何以如此之弱?倭寇危害何以如此之大?其战斗力何以如此之强?戚继光是怎样在当时的背景下实现抗倭的胜利的?
我读了《万历十五年》,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详细和客观的认识,分析如下。
一、大明朝的战斗力
16世纪中叶,日本这样一个岛国能够严重威胁本朝东南沿海的安全,这种现象很难理解。
以明朝两百万常备军的储备,就算是越海进攻日本应该也是没问题的。为什么明朝在抗倭的表现中如此之弱?
首先是因为补给的严重不足。政治腐败导致的中央军事补给统筹分配无法实现。实际的执行只能依靠下级机构。
其次,现实的军队人数远远达不到号称的人数。由于军制的因素,士兵逃亡的事件层出不穷。
组织上的低能必然造成装备上的落后。
以上种种落后的情况,使本朝野战军的战斗力几乎与农村的民兵相去无几。
二、倭寇的危害及其战斗力
倭寇不同于普通的海盗,他们登陆后通常会建立根据地,有时还围攻城池。
倭寇入侵的原因,与国际贸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也就是说海禁政策颁布于倭寇入侵之前,因此说海禁政策能够起到自卫的作用似乎不合逻辑。
海盗肆无忌惮的活动,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的对策。然而冲突一开,我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虚弱即暴露无遗。
我方高级将领甚至无法确知部下战士的数额,更不用说其他更详细的情况。
加之,倭寇下层纪律性强,战术具有优势,武器精良,惯用双刀。
总结以上情况,不论官方文件如何强调这一战争是政府的官军围剿海贼,实际上却是中国的外行对付职业化的日本军人。
三、戚继光抗倭
1.另行招募志愿军。
由于政府已深切理解事态的严重性,所以不得不批准这一计划。戚继光的募兵原则是只收农民,而不收城市居民。因此,他的战术也是根据这些士兵淳朴可靠的特点而设计的。这一点,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2.铁纪。
除实行“连坐法”外,纪律的残酷性也使人不寒而栗。例如:士兵离队小便就会受到割去耳朵的处罚。(《练兵实纪》杂集卷2页178)戚继光的第二个儿子由于违犯军法,而被他毫不犹豫地处死。
3.操练。
戚继光通过专业的操练来鼓舞士气,使士兵的自信由内而外产生。这方面,戚继光是专家。
4.协同配合。
最著名的“鸳鸯阵”,有效而且灵活。
以藤牌、毛竹、铁叉作为标准武器,表现了戚继光的部队仍然没有脱离农民气息。
戚继光非常迷恋新式火器的运用,但他非常现实的放弃了。
5.水战。
倭寇的特长是娴习陆战,水战的技术反而低劣。根据这个特点,俞大猷提出了战术全面现代化的建议。但是没有被采纳。
因为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而戚继光就要现实的多。他只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尽力实现改进,包括火器的运用方面,他说:“火器为接敌之前用,不能倚为主要战具。”(《练兵实纪》杂集卷1页23)
6.卓越的指挥才能。
戚继光周密而细致。他习惯于把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反复斟酌。
在临阵前的两三天,戚继光就要求侦查连每隔两小时报告一次敌情。
按标准步伐的时间一步移动一珠,作为计算时间的根据。能够作这样精密的考虑,就几乎没有任何因素不在他的掌握之中。
以伏兵制胜敌人也为戚家军所独擅胜场,因为士兵的装备轻便,可以灵活地移动和隐蔽。
7.得到有力者的支持。
他能够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很重要的因素是他的文化水平较高,另文官刮目相看。会作诗,还著有文集《愚愚稿》。
8.宗教式的做法。
歃血为盟、军旗上设计保护神图腾等等。
9.清醒的现实感。
这是戚继光能在明朝实现伟业的最重要原因。
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至于在一个以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之内,谁想要极端强调军事效率,提倡技术的发展,而导致军人和文官的并驾齐驱,哪怕他能举出无数动听的理由,在事实上也是绝对办不到的。
在这些促成戚继光成功的因素当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条,清醒的现实感。
有抱负的人很多,为什么历史成功的人却那么少呢?认清现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人必须看清楚自己力量的有限性才能进一步发挥其能动性。
看清现实意味着某些方面地、暂时地妥协。这种妥协却是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
有梦想是可贵的,清醒地意识到实现梦想的道路不止一条更加可贵。现实有时无从改变,但是成功的路径却可以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