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摘录10

第三章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

孩子是否认为自己有价值?

如果确信无法取得好结果,便索性一开始就不想去挑战的孩子也有很多。这种现象即使在学习方面也可以看到。经常考不好的孩子,一般不会因为害怕成绩不好而不参加考试。但是学习很好、深受父母或老师信赖的孩子,如果认为无法取得好成绩,那他们就有可能不参加考试。原因也很明显,如果不参加考试就不会被评价,也就不会有人知道自己不行。

通过逃避评价而装作能做到的行为,对本人没有一点好处

如果孩子不学习,那么在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也会想要逃避自己应该面对的课题。要想树立自己有能力解决课题的自信,必须形成自我价值认同感,也就是要认为自己有价值。

逃避课题或者中途放弃的孩子往往都不喜欢自己,没有自信。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学习,但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树立自信。

我们却很少看到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让孩子学会愉快地接纳自我。

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要害怕失败,要勇于挑战。

受人尊敬的11岁的伟大指挥家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们就希望他们有一天能成长得像自己一样强大。其实,孩子们所拥有的才能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但是,就像初次接触马泽尔的演奏家们一样,父母们往往无法发现他们的力量,还会轻率地断定孩子不如自己强大。

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存在并心怀尊重地与之交流,亲子关系也一定会发生极大变化。

为此,给父母们提两条建议。首先是不要说伤害孩子人格的话。

其次是关于说话方式,建议父母们要礼貌地跟孩子说话

如果父母能做到以上两点,并且能够体会到从孩子身上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时候,亲子关系就会与之前大不相同。

不要命令,要礼貌地跟孩子说话!
从孩子身上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自卑感是促使人进步的原动力

这种“自卑感”,也就是认为自己不行的感觉,它并不是说自己真的不行,而是一种主观感觉。所以,不可以自己认为自己不行。

阿德勒说自卑感人人都有,它是“对健康、正常的努力与成长的刺激”。正因为有自卑感,才会想要努力进步。不过,这不是从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自卑感。

为了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父母不能过于关注结果,重要的是让孩子下定决心超越现在的自己

有些孩子即使被说“其实全力以赴的话能够做到”,或者正是因为被这么说,也还是不努力学习。因为,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留有“其实能做到”的幻想很重要,他们想借此逃避“非常努力却考不了好成绩”这样的现实。

越被说“其实能做到”,越不好好学习。
自卑感能够刺激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