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
看了一个大神的看法,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就一块说说吧。
对于穷人的定义是什么,多穷?吃了上顿没下顿,温饱尚且没有办法满足,真正的穷人。家里没房没车(偏远地区有房),收入不高,每天只能满足温饱,没有存款,穷人吗,不见得。
这些人的贫穷需要给自身的贫穷负多大责任?
有,但是肯定不完全是自身的原因。但是很重要的一点要摆脱穷人的思维模式。这点很难!
第一点,大城市并不是致富天堂。
在我国的偏远地区,村子里都没有什么年轻人,年轻人都外出去大城市打工,老人和孩子都留守在村中。
形成这样的情况,有一部分原因是老人的劳动力价值并不能与年轻人在城市的劳动价值相对等,说白点,就是说老人在年轻人在的城市没啥用,还得让年轻人管吃管住,原本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大的人就越难以为继。另一部分原因,老人家都比较恋家,省不得离开土生土长的环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城市给他们带来的深深地恐惧,在大城市并不见得比在农村生活地更好。
所以我们现在见到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是孩子放在老家由家里老人来带。他们在城市里赚够几年钱了,很多人都会选择回老家的县城做点小生意,买房,开始新生活。
我们想一下,这样持续下去的话,会有大的变化么,其实并不会。
咱们改变呢?之前有海归回到祖国,为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现在为了大城市的发展贡献着力量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回到自己的老家去建设老家呢?
这相信又会引起一大波人的不平,我认识多个家在异地,现在在上海打拼的人,我问他们会回去老家发展么?他们中极少数人会跟我说会,更多的回答我说回老家可以做什么呢?是啊 ,虽然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在偏远地区,有规模能与在大城市打拼过的人需求相匹配的工作是极少极少的。比如在大城市做技术的人,在农村的城镇里讲代码,都不会有几个人知道这是有什么用的。
这种窘境是很多人都遇到的。大城市生活艰难,老家又没有自己满意的。大写的作死!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去选择,大城市当做是自己的试炼场,时间一长,或者学有所成就应该像武侠大片里学成归来的大侠一样,落叶归根。要知道,在部分地区的二线城市其实正在往飞速发展方向前进。
而家中的老人也不要以孩子在大城市打拼为荣,要知道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在面对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时,那种心里的落差所带来的不安和难过。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怯弱,是在很长时间都能在他身上十分明显的显现的。这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去完全解决的。
也不要跟孩子讲你在大城市发展,怎么工资还比不上在县城的***!大城市的竞争激烈是十分残酷的,基层岗位没有离了谁事情就完全开展不下去的!这种觉悟还是要有的!
抛开在大城市的发展才能出人头地的思维吧。
第二,别怨富。
人生最困扰的两件事,一吃的太多,二想的太多。怨富就是你想太多。
我没说仇富,而是用怨富。因为仇富好像比以前好了很多,记得前几年,穷人总会揶揄富人的一句话就是,不就是有几个臭钱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现在的画风突变,王思聪被称为全民老公,马云成了马爸爸。除了有钱,他们本身的能力也是让人十分钦佩的。简直就是全民偶像!互联网经济形态的成功,把中国致富的敲门砖从技术和能力上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档次。因为不可否认,在90年代初,通过自己能力致富的人占少数,大多还是靠着改革开放、只要敢拼就成,头一批率先致富的人的素质真不咋地。
一个知名的主持人在上节目的时候就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自己以前没钱的时候进五星级酒店时,摁电梯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把电梯给摁坏了,现在见多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所以说人自己内心真正的强大和成熟,与自己口袋里有多少个铜板有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内心对于波涛汹涌仍然能做到处之坦然。
第三,人云亦云最可怕。
在农村几乎每隔一段都会流传一些八卦,源头无从考证。跟着媳妇回家一次,总算身有体会。村庄比较偏僻,每天进村的公交每小时一班,错过了要等很久。
但是公交每到一个站点的时候都会提前大声地鸣笛,提醒坐车的人,可以赶紧出门了!公交就是这个村庄人聚集起来交流的一个小社会,从村里到镇上需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村里的人就在车上唠嗑。
你们知道不,村里的某某今天开了辆小车回家,我儿子说得要百八十万,这人肯定贪了很多钱。周边的人开始附和。
干得漂亮!我本不是这个村的人,我也并不熟知这人为人如何,做何营收,就算知道,我怕是也不敢如此武断地做出判断。下车我跟媳妇聊起此事,她说,村里就是这样,不然漫长的时间怎么打发。那家人她也知道,贪不贪不知道,只知道早年做煤矿起家,家底还是有的,买好的车并不奇怪,具体情况,她离家时间也长,并不了解。
农村还有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很多事情做到了口口相传。我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跟在爸妈后面出门,遇见熟识的人都会停下来唠个两句,东家长西家短的,简单说就是现在的八卦。简直就是那个时候的朋友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