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头不对”怎么办?你应该知道儒家的“理—势”思想

“理—势”是儒家分析历史常用到的一组概念。理,指规律、原则、理想;势,指趋势、必然、现实。

“理势合一”当然是最好的,不过,事物的发展往往合势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合势。俗语“势头不对”,就是指合势的不合理,人们意识到“势头不对”,自然会暂时躲避,等到势合乎理的时候再行动。

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孔子不去否定这个事实,更不是反势强行,只是离开。人即使会离开,学说却不会离开,可以指引后来人。孔子是一个正视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子路也曾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虽然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但是子路不因时势而改变自己的理想。政治、历史不合理,人们也可以用道德理想去批判乃至改造。

大势如此,我们也可以保留自己理想的一亩三分地。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提出过“理势合一”的历史观,认为理势是阴阳二气互相变化的结果,“势之必然处见理”、“得其理则自然成势”,两者相互相成。势看似不对,但可能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有理的所在。人坚持遵从理去努力,最终也会造就合乎理的势。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名著《小逻辑》说: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 vernünftig。这就话被误译为:合理就是存在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他认为,合乎理性,就是为绝对理念的发展过程所必要的,不合符理性的事物,即与其概念不相符,不是真正的、必要的存在。

以儒家的“理—势”思想分析,“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说的是理势合一;“存在就是合理的”,说的只是合势(必然性)。

人能弘道,理势总会合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前些天出差,折腾了大半天,才算把出差的主要事务处理完毕,抽出一点时间休息休息。 休息的间隙里,打开了手机A...
    古侯子阅读 687评论 4 1
  • 第六章 是否存在即为合理 不少人认为,存在即为合理是不完全正确的。这句话不能以正确或错误两种解来回答,应该...
    悟莘斋主人阅读 540评论 2 28
  • 每一次和朋友聊天,一旦出现分歧。如果我在下风,我就会承认我的不足之处。然而,每一次他们说不过我时,就会用一句话来堵...
    伪君子_阅读 1,276评论 3 2
  • 我想大家肯定听到过这句话,特别是在吵架时,那就是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很多人把这句话一说出口就会把对方弄得哑口无...
    月下夜桜夢阅读 512评论 1 7
  •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前辈的这句话广为中国人所知所用。经常有老一代人用这句话来教育年轻人接受现状不要妄图做出不合乎自己...
    tomlong98阅读 1,391评论 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