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一名深陷无能、自卑与不幸福的青年和一名充满智慧的哲人之间的谈话的形式,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诠释了什么是阿德勒心理学。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令人颠覆三观的书。阿德勒心理学被称为“勇气的心理学”,而“勇气”正是是这本书的关键词,书中指出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就需要拥有“获得幸福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和“甘于平凡的勇气”。
一、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之所以觉得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你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引用书中的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得了脸红恐惧症,一见人就脸红,为此她很苦恼,她还说一旦治好了脸红恐惧症就要向喜欢的人告白。
那么,她为什么会患上脸红恐惧症呢?为什么会总是治不好呢?那是因为她需要脸红这一症状。对这个女孩来说,她害怕的是告白后被喜欢的男生拒绝,于是只要脸红恐惧症治不好,她就有理由不去向他告白,她会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来逃避,并用“如果我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就可以和他交往……”之类的心理来安慰自己。这样,她就可以维持现状不做任何改变。
这个例子也体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另一个主张:我们都在为某一个目的而活着。在这个例子中,女孩的目的就是不要给别人任何讨厌自己的机会,或者说不要让自己遭到别人的拒绝和讨厌。只要她不去告白,她就不会知道那个男生讨厌自己。正因为下了这个决心,有了这个目的,所以她才会患上脸红恐惧症。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或许我们并不满足现状,但我们害怕改变带来的不安,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或者说缺乏改变的勇气,而维持现状是最令人轻松且安心的,于是我们下意识的选择了维持现状。因此,可以说你的不幸是由你自己选择的。
二、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做一件事——让别人喜欢自己,可本书却认为,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是需要被别人讨厌的。而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想要消除烦恼,除非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那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提出了“课题分离”的概念。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比如亲子关系中,父母常常会为孩子不爱学习而感到烦恼,可问题是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不好,那么承受这个结果的是谁呢?是孩子自身,也就是说这应该是孩子自己的课题,而父母却常常对其进行干预。但课题分离也并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可以对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比如通过谈心或者其它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通过尊重和引导的方法来让孩子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课题。我们要做的是把马儿带到河边,但喝不喝水取决于马儿自己。
再比如关于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选择“我认为最好的道路”,至于别人如何评价我们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无权干涉。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说我们要成为那个被别人讨厌的人,而是我们要知道,被人讨厌是很正常的事,无论我们再优秀,总会有人看不惯我们,会有讨厌我们的人存在。我们不必非要让这个讨厌我们的人喜欢上我们,我们努力的意义是为了成为自己眼中喜欢的样子,至于别人如何看,那是他们的课题。
三、甘于平凡的勇气
我们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接受自己的普通,但并非让我们自暴自弃,否认自我价值,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接受普通是让我们要接纳自我,焦聚当下。
自我接纳不等于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还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很强”,这是对自己撒谎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换种说法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关注“能改变的”,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人生是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的,并不存在所谓的过去和未来,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此时此刻”。关注过去和未来的人,实际上是在为此时此刻的自己寻找免罪符罢了。事实上,现在的你并不被过去所决定,而你也不能决定未来,认真而谨慎的做好当下的事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最后我想引用胡慎之老师对本书的评语进行结尾:
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也许阅读过程中你会被作者的“犀利”颠覆三观,心生不爽。但不爽过后,抬头看窗外,满目清凉,世界会美好很多……
也许现在的你也正在尘世的泥潭里扑腾着,如果这篇分享对你有所启发,那我将不胜荣幸。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