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方言俗语是语言上的土特产。海门人走出家门到启东崇明甚至江南的上海旅行,语言上通行无阻,毫无隔阂,好似在家里一样。可是到西邻南通,语音截然不同了,好似到了另一个世界。
自从16岁来南通学习工作以后,就习惯了普通话交流,也就没把海门童谣传教给孩子。现凭着儿时最深的记忆,把还能记得的童谣记录下来:
用海门话念,还是比较押韵的哦!
一《追蜻蜓》
哭粥精,追蜻蜒,
一追追到杨家桥,
一跤跌勒桥底下,
摸着一只胡芦瓢。
瓢呒得柄,买一根秤,
秤呒得砣,买一面锣,
锣呒得边,买一只笾,
笾呒得藤,买一根绳,
绳呒得头,买一只牛,
牛呒得角,买一间屋,
屋呒得梁,买一只羊,
羊呒得毛,买一只猫猊,
猫倪呒得皮,哭粥精要吃屁。
二《娘家丫头》
西天乌云铲出来,
丫头要到娘家来。
嗯妈看见丫头来,
纱穿堂里站出来;
嫡爹看见丫头来,
买鱼买肉买出来;
阿哥看见姊妹来,
杨树砧板叠出来;
阿嫂看见姑娘来,
蔽了房里弗出来。
半夜吧,送回走。
嗯妈送到羊市西,
望望羊市落眼泪;
嫡爹送到石桥西,
掀出转裙揩眼泪;
阿哥送到半路上,
问声姊妹几时来?
姊妹话:
有爷有娘还来来,
爷娘断头永弗来。
三《牵磨叽咖喂》
牵磨叽咖喂,
牵把哈人吃?
牵把外婆吃,
外婆噢吃,
省拔郎郎吃。
郎郎吃仔看黄牛,
黄牛落勒井潭里,
锄头铁𨱏耙勿起,
两根芦头直豁起,
一豁豁到半天里。
四《一问一答》
一垯麦 两垯麦,
第三开垯麦。
噼噼啪 噼噼啪,
吾来问 你来答。
你姓哈?姓黄;
哈黄?草头黄;
哈草?青草;
哈青?碧绿青;
哈碧?毛笔;
哈毛?三毛;
哈三?高山;
哈高?年糕;
哈年?公元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