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3月底开通了公众号,我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有什么事情是值得记录下来的?
因为脑子里一直在琢磨,所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想到什么,灵感乍现的那一刻,无论在做着什么,都想停下来立马记录。恐怕过去那一会,就写不出来了。
中午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迎面骑车过来的学生队伍,想起了我的那些青春岁月。虽然我们那时候的学生生活单调乏味,没有现在的手机和网络可以传播,没有相机可以记录。但回忆起那些可爱的同学们,心底里也弥漫着青春岁月的懵懂。尽管那时候的情感都是埋藏在心底里的。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没有俊俏的容颜,没有任何看得见的优越,自卑感超越了一切。
但是内心那种青春期的萌动,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无人欣赏却独自绽放。对于成绩好的同学的仰慕之情,对于长得帅的异性的心动之感,都被深深地刻在记忆里,不敢有一丝半缕的流露。现在回想起来,记忆都是苍白的,没有任何色彩。
还记得,刚开学军训期间,白天在操场上训练,晚上在教室上晚自习。同学们还都不太认识,记忆深刻的是我们班的两个排头兵杨超和于洋洋,似乎那一个星期就长高了十公分。军训完回到教室上课排座位的时候就看出来长了一大截,由排头走到了队伍中间。
我们班的学霸张霄鹏同学,是一个勤学善思的好学生。上课认真听课,下课也在努力地做题。我坐在他的前位,课桌上摞起高高的书墙,经常在往外拿书的时候歪倒砸在我的后背上,然后我就会转过身帮着他收拾整理一下。他会羞赧地说声谢谢。成绩是真的好,但我们班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老是有他,所以高中的记忆里,唯一一个知道家长名字的就是他。因为他经常迟到,班主任李老师要求他写检查,经家长签字带来。后来通过聊天得知,他妈妈经常上夜班,所以他自己在家。早晨听不到闹钟响就会迟到。因此对他的迟到多了一些理解。
高考那年,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作为高考状元考入了清华大学。刚上大学的时候,他还给我写过几封信,寄给我一张站在清华园门口的照片。他成了我们班同学和老师们的骄傲。后来的后来,就杳无信息,再也没有了任何联系。
但是,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我们那时候高考前,不像现在这样,一直坚持上课和晚自习。而是提前三四天就放假。大部分同学,放了假就放飞自我,没有了学习的环境,就不再坚持学习的状态,只等着高考。而他放假那几天,提前做好了学习计划,每天按时作息,保持着上学时候的节奏,最终以最好的成绩,拔得了头筹。而原来的年级第一名却因为自我放松而错过了北大和清华。
在今年高考即将来临之际,敢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告诫孩子们,一定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坚持,不辜负自己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等到最后一科的试卷做完的那一刻,才是自己最后的放松。最后的这段时间很重要,为什么每年都有发挥失常和超常的同学,跟心理素质有关,跟自己的状态有关,也跟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有关。
星光不负赶路人,最后的冲刺,愿你以“十年磨一剑”的笃定,握紧手中的笔,将焦虑化为冷静,将压力转为动力。若此刻疲惫,不妨抬头望一望星空,想想那个曾为梦想奋不顾身的自己。
你已走过了九十九步,最后一步,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