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人类史上永恒不衰的经典主题是什么,我会说“爱,战争和死亡”。《演员的诞生》上第一次接触《最爱》,《甄嬛传》里那个身着碧色衣襟的蓝盈莹,《武林外传》中两袖不沾尘的凌潇肃,一副新人打扮,向观众丢着糖果,“我领证了”“我领证了”。倒在床上,调笑着,转眼间目光却有些恹恹,悬梁上系着的麻绳打了两个死扣,说着共赴黄泉,矢志不渝的情话,两行清泪,状如阑干。
《最爱》里两个身患热病的年轻人,一个是赵得意,我想起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个是商琴琴,“商”作为五音之一,我执拗地将她的名字和“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套在一块。彼此都有家室,唯一的相同点不过是血液里都寄生着同一种病,等着不久后的高烧,一文不值地被掩埋。
所有的热病患者都集中在赵得意父亲主持经营的村中小学,吃着大锅饭,一言不发地学习等死,死亡哪一天会来,或早或晚,不过是件凭运气的事。赵得意从搬进小学的第一天起,开始在门板上画起了“正”,这计算着他和妻子分离的天数,也流淌着时日不多的寿命。
妻子始终没来,商琴琴穿着小红袄来了。
人与人的初遇从来都是一件匆忙且不经意的小事,只有那些将在你生命长河中翻江倒海的有缘人,才值得为她身穿的花袄大书特书。她提着行李站在风口,不施粉黛,面容疲惫。良辰相遇,何惧你形容枯槁,纵使皱纹遍布,也可作他心上层层泛起的涟漪。
或许是因为两人不久于人世的宿命,又或者抱定决心快乐地去死,自然地相爱,偷情,在铁轨上说着惊心动魄的情话,被捉奸,群嘲,看着村中的病友一个个凋零在不同的节气,毅然决然地领证结婚,坚信死了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埋在一块。
婚后的日子,他们亲切地称呼对方“爹”“娘”,享受着在爱人面前故作承欢膝下的儿女情状,清晨醒来的得意总是习惯性地伸出一只手,妄图在空中抓住些什么,这只手第一次唐突的完成了在琴琴胸口的翻箱倒柜后,此时也顺理成章地迎来了红袄袄送来的缕缕春风。得意嚷嚷道“娘”,这个潜意识里对母性还有深沉迷恋的男人,唤醒了琴琴心口源源不断的关心和爱抚。
情到深处,自是饱含热泪。
琴琴拒绝吃药“你这是让我早死,好去跟你的前妻复婚”,嘴上说着气话,眼角却泛着层层委屈,得意怒了,嚷嚷着索性死了干净。
“麻绳在柜子里。”
得意有些发愣,死亡这个巨大的蛛网,竟潜伏在往日甜蜜生涯的每时每刻。熟练地打好两个死扣,和琴琴套进去,看着眼前这个倔强嘴硬的女人,心却一下子豁然开朗“死了作甚,我要和你开开心心活着”。
领证结婚,琴琴格外兴奋,赵得意兄长一边骂骂咧咧一面把结婚证丢到地上,她小心翼翼地捡起,只顾着拍掉布蒙子上的灰尘,买了喜糖,却只能隔着人家的院墙丢进去,她没时间懊恼。拿出大红的结婚证,带着趾高气昂的喜悦“你瞅瞅,我这个跟你那个像不像,我咋觉得这红的有些假”,忍不住笑话这小女人故作矫情的小心思,然后嚼着喜糖,一遍又一遍背着大红证书上的官方文辞“经证实,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规定……”,哽咽抽泣到不能自已,一个普通女儿家最简单满含情意的愿景,不过是与相爱的人合法安稳度日,即便一地鸡毛,也是人生百态。
电影从头至尾都没有跳出浓浓的悲剧氛围,这小山村的每一个热病患者,都是尽力为死的体面,商琴琴与赵得意,不过是夕阳将至前万千余光的一抹。生死关头,你问我什么最重要,有人会保留住最后的一袋口粮,怕食不果腹;有人会给自己提前准备一口舒适温暖的棺木,求来世安逸;有人拼死寻回记录人生心境的日记本,渴望抓住与人世间的最后一点关联;也有人选择去爱,去发生违背伦理纲常的爱情,去山坡上和火车赛跑,去田野里把她一把抱住,去浸湿自己做他怀里的一块冰。
如果没有热病,赵得意还会是郝艳家里的顶梁柱,和父辈一样佝偻在绵延不尽的群山中,去开垦,去耕耘;商琴琴仍然是小海家里大门不出的贤妻,她还是会偷偷渴望拥有和城里女人一样柔顺光泽的秀发。如果说两人的生活不过是崇山峻岭中丝毫不起眼的干柴,俯拾即是,那这场热病无疑点燃了青年人骨子的血性,且一发不可收拾。某个清晨,赵得意瞥见身旁病发而亡的琴琴,忍痛举起柴刀劈向自己的双腿,他的“娘”走了,“爹”也活不下去了。一个成年男子的全部精神支柱轰然坍塌,所谓“最爱”,不过如此。
我有幸身边好友的爱情故事未曾涉及生死,不过小吵小闹,平添生活情趣,也不希望人生中出现所谓的“生死之交”,不愿有“上刀山”“下火海”的过硬交情,盼你们生活简单,平安幸福,经营好自己普通的人生足矣,五月将尽,注意防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