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春德 李静
关键词:战略要地 司令部 许世友 胶东军区 韩复渠
摘要:莱阳是一块军事战略要地,海都校园是胶东驻军司令部的驻地。具体讲述了发生在莱阳校园的两次战争和两个军部设址于此的真实故事,一是国民党军阀韩复渠与“胶东王”刘珍年之争,一次是许世友司令员领导胶东军区进行的胶东保卫战。这个故事同时解答了原莱阳农学院部分平房的建设者和建设时间等问题。此前何人在海都校园这片土地上建设过什么建筑物,什么时间开始用作军部,在以后的历史故事中再详细告诉大家。
莱阳是军事战略要地,这是从秦始皇时代传下来的政治家、军事家的看法,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如果你还不知道,也会在后面的校园历史故事中找到答案,不用着急。
海都校园是驻军司令部驻地,可能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在此讲两个军部设址于此的真实故事。
第一个是两支国民党军队,为了争夺莱阳这块战略要地、在这块宝地上设立驻军司令部发生的故事。上世纪初,在军阀混战中,盘踞在胶东这块宝地上的土豪刘珍年,经过多年的苦心积累,在胶东建立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后被蒋介石任命为山东省委员,成为派驻胶东地区的正规部队。他大肆搜刮胶东民财,不断扩军,成为拥有3万多军队的“胶东王”。军阀韩复渠也是蒋介石拉拢过来的一支军队,拥有4万多人。1930年9月,被蒋介石任命为国军驻鲁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
韩刘一向不和,韩复渠任省主席后,二人更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为了收复胶东、独霸山东,升任省主席刚刚两年的韩复渠,1932年9月,便以刘珍年拒绝省军到胶东地区剿匪为名,向刘珍年发起进攻。韩军很顺利地占领平度后,迅速向掖县发起进攻。起初,刘珍年分兵在掖县、莱阳、烟台三个据点防御,后放弃烟台,军部撤到了军事重地莱阳,军部部分机构与人员就住到了海都校园这块宝地上。
在韩军强烈炮火的压力下,刘珍年急电南京政府,并派人赴奉化报告情况。蒋介石听了极为震怒,下令双方立刻停战,各自退回原防区。并研究制定了河北军东进、蚌埠与徐州军北上、北路军沿津浦线南下、刘珍年牵制韩军西撤的四面包围灭韩计划。迫于压力,韩暂时停战。但停战不足一月,10月6日,又开始对掖县城开始炮轰,同时调动三个旅的兵力,发起对莱阳的进攻。后来,虽然国防部再次调停,虽然刘珍年不愿放弃胶东这块安身立命的宝地,但他也清楚地看到韩复渠占领胶东、称霸山东的贼心不死,他在胶东不但很难有所发展,就是生存都成了问题。于是向蒋介石提出调离山东要求,后获准调到了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