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区块链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区块链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

——区块链本质溯源·一次思想探究性实验

作者:陶庐

当我们谈论区块链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

百度百科: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介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阿弥陀佛,这就是百度百科“区块链”词条。辛苦了,编撰者,整了半天整出的文章,看得人一头雾水。更加可笑的是,类似的内容竟然被无数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讲台上N遍重复,一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传播者洋洋得意,仿佛真知道了区块链是什么,受众一脸懵懂,还经常配合传播者一起不懂装懂。

2008年到2018年,整整十年,大家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把区块链挂在嘴边,从来没有怀疑或者进一步追问这个问题:区块链是什么?区块链与现实之间有什么关系?换言之,没有几个人愿意花那么一丁点时间,一究区块链的本质。

众所周知,作为人,作为有点理性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三思而后行。哪三思呢?1.WHAT:做的究竟是什么样一件事;2.WHY: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件事;3.HOW:这么一件事怎么做。也就是都快听出耳茧来了的“WWH”共识。很明显,这三思中,“WHAT:做的究竟是什么样一件事?”最为重要,是展开另外“二思”的基础性条件——必要条件。用人话说就是,只有彻底弄清楚区块链究竟是什么东东了,才可以做好区块链这件事;如果没有弄清楚区块链究竟是什么东东就贸贸然去做区块链这事,十有八九不能成功。截至目前为止,数以百万计的人搞了10年,区块链还没有一个真正落地的项目与应用,就是明证。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浅薄认识,为区块链编的童谣—

中本聪,孙悟空,七十二变大显神通。

V神辍学变码农,B神任性闹天宫,没啥,都是中本聪。

孙悟空,中本聪,分形几何是老祖宗。

寇赫岛是水帘洞,小数维把人戏弄,可叹绝唱,世间无几人能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十万亿佛土自在心中。

马斯克火箭升空,诺亚方舟、生态实验与数据主义气势恢宏。

区块链究竟是啥东东?区块链究竟是啥东东?

现实的分形,实有的虚空。

这首童谣里,关键词是“分形几何”,也就是分形几何学。

百度百科“分形几何学”词条: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不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相对于传统几何学的研究对象为整数维数,如,零维的点、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立体乃至四维的时空,分形几何学的研究对象为非负实数维数,如0.63、1.58、2.72、log2/log3(参见康托尔集)。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分形几何学又被称为“大自然的几何学”。客观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在理想情况下,甚至具有无穷层次。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几何尺寸,整个结构并不改变。不少复杂的物理现象,背后就是反映着这类层次结构的分形几何学。

在这里,让我们记住一个对区块链来说也许非常重要的人物: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勃罗特。正是这位计算机和数学兼通的人物,对分形几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在1975、1977和1982年先后用法文和英文出版了三本书,特别是《分形——形、机遇和维数》以及《自然界中的分形几何学》,开创了新的数学分支——分形几何学。

分形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和方法,正在许多领域开展应用探索。美国物理学大师约翰·惠勒说过:今后谁不熟悉分形,谁就不能被称为科学上的文化人。由此可见分形的重要性。 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认为:分形几何不仅展示了数学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质,还改变了人们理解自然奥秘的方式;可以说分形几何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对它的研究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疆域。

在这里,请允许我如此长篇累牍地引用分形几何学相关信息,因为诚如百度百科“分形几何学”词条末尾所总结的那样:“分形几何学作为当今世界十分风靡和活跃的新理论、新学科,它的出现,使人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世界是非线性的,分形无处不在。分形几何学不仅让人们感悟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数学与艺术审美的统一,而且还有其深刻的科学方法论意义。”,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巧妙的理论“分形”,在区块链领域充分释放分形几何学在科学方法论层面的“红利”。

何来此言?

如果我们站在未来某一个时间节点“从右往左”看现在的自己,用以往的线性思维,我们会很清晰地看见:1.我们的身体是一条直线,也许顶天立地,也许横卧于水平面,总而言之构成了空间层面的一条直线;2.假想中的那个时间点与现在这个时间点构成了一条直线,也许火箭升空,也许鱼雷发射,总而言之构成了时间层面的一条直线。但是如果我们用分形几何学视角去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具体会如何详见上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从社会动力学角度看,我们所构成的时空线之中并非一无所有,而有经济学、政治学等等各种层面的供需力量在斗争、纠缠与涌动;力的纠缠与涌动,会导致我们所构成的时空线“热胀冷缩”、扭曲与分分合合......一言以蔽之:我们本身就是分形,还在持续分形。

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布莱恩·阿瑟《复杂经济学》一书明示:1.一个系统会从非常简单的生态位自然演化出极其复杂的生态位,很多还是不可逆转的;2.在内含激烈竞争的系统中,利基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强烈的正反馈,而不管构成利基的那种技术是否是最优的;3.技术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复杂性爆炸与坍塌现象。结合分形几何学,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我们所构成的时空线在不断分形的过程中,复杂性会多层次多维度爆炸或者坍塌。同理,“我们”之外的万物,其复杂性也会多层次多维度爆炸或者坍塌。

以上所述,基本还是静态的考察,但众所周知,一切都在变化在运动,静止不过是运动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在考量极端复杂的分形现象时,还必须融入速度概念。信息互联网出现之前,分形速度是相对缓慢的,复杂性的增加也是相对缓慢的;随着信息互联网作为一种利基技术逐步渗透与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复杂性的多层次多维度爆炸或者坍塌速度逐步提升。百度“互联网发展史”词条显示,信息互联网从20世纪50年代发轫,至2008年已逾大半个世纪;同时世界人口达到66亿+的程度;人口基数的爆发式增长,叠加信息互联网在分形速度方面的强烈催化作用,人类社会的复杂性终于抵达了一个令世界窒息的程度:海量的信息形成了海量的数据,数据已经大到让地球快撑不下的地步。也就是说,2008年前后,层层叠叠堆积的大数据已经抵达一个量变与质变之间的临界点。

2008年7月,数据主义先烈艾伦·施瓦茨在《游击队开放宣言》说:“信息就是力量。但就像所有力量一样,有些人只想占为己有。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和文化遗产,已在书籍和期刊上发布了数个世纪,正渐渐地被少数私有的公司数字化并上锁。”。如上所述,将信息私有化、上锁的那些人所构成的时空线,必然以光速膨胀,而同时,那些于无声无息中被剥夺了文化知识共享权的人所构成的时空线,则以光速坍塌。这让坚持信息必须共享的人忍无可忍、怒不可遏,为此采取了“信息窃取”、“盗版”等反制措施;艾伦·施瓦茨就因为“盗取”JSTOR公司的几十万份资料而被诉诸公堂、不堪羞辱终至于自杀。之后JSTOR公司虽然象征性地开放了部分数据给公众以此搪塞与对付汹涌而来的数据主义者的讨伐,其它公司却采取了更加凶悍的信息侵占策略,不仅将世界科学文化知识据为己有,还把大量用户产生的数据也据为己有、随意使用、为自己谋取巨大利益。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第十一章,也是其三部曲的终了,提出了“数据主义”。数据主义认为人类、动植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等一切皆数据,所有数据都要求流动与分享并在分享与流动的过程中产生仅仅属于其自身的价值。宇宙由海量数据纠缠、和合而成的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数据主义认为,基于各式各样数据自身价值的流动与分享而形成的数据流,会催生一个全新的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万物互联网”。人类只是创造万物互联的工具。在这种新的宗教下,信息自由就是最高的善。在这里,尤瓦尔·赫拉利不仅把数据提升到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义、宗教以及人类命运的高度,还对未来做了一个“定点爆破”式预言:20年后,世界可能从以人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把人推到一边,从人本位走向数本位,“数据主义”将大行其道。

如果我们对数据主义有那么一点感觉,不妨看看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一书的末尾都是一些什么内容。在这里,尤瓦尔·赫拉利祭出了三部曲的“卒章显志”式思考:

如果思考的是未来几个月的情形,注意的可能就是当下的问题,比如中东动乱、欧洲难民危机......如果思考的是未来几十年的情形,注意的就是全球变暖、不平等的恶化,以及就业市场的破坏。但如果把视野放大到整个生命,其他的问题或发展的重要性,都比不过以下三项彼此息息相关的发展:

1.科学正逐渐聚合于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也就是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

2.智能正与意识脱钩。

3.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会比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这三项发展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希望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仍能常挂于心: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行文至此,耐心、聪明的您应该已经知道为什么我写了那么多,却很少提及区块链这个关键词了。此处已经自然而然地涌现出了“算法”这个在区块链中至关重要的关键词,我想我已经没有必要在上面的内容里融入区块链相关字眼。没错,我的意思就是:区块链就是数据主义思潮自然而然的产物,自然而然“涌现”的一系列算法;各式各样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时候,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分形。一言以蔽之:区块链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分形。何以见得?远的就不用说了,看看我们现在的境况、用心体会一下我们自己是如何分形的吧!自从接触、进入区块链与数字货币领域、接触并融入相关的人事物后,我们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我们变成了一只只“三点无眠”的忙碌不已的工蜂,建立一个又一个微信群、电报群、QQ群、知识星球,参加一个又一个会议、项目路演与培训班,好像有无数异常重要的事情压迫与追赶着自己,因而经常手忙脚乱、意乱神迷。夜深人静,尘埃落定的时候,假设我们有那么一丁点时间去反刍一下自己的生活,会惊讶无比地发现:自己和周边那些与区块链、数字货币沾上一点边的人,或多或少、时轻时重地产生了类似于“精神分裂”的幻觉:咦,自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那些人怎么个个都成了狮身人面像——多面人了呢?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如果你仔细阅读了上面的文字,有一定的领悟力,也许根本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分形几何学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一维的线条无限分形会成为二维的面,二维的面无限分形会成为三维体,三维体无限分形则会形成四维体。我们接触、深入区块链相关人事物后,分形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空间层面,还发生在时间层面:你看,我们的时间原本是一条直线,现在一会儿被这个项目打一下叉、拿去一部分时间,一会儿又被这个项目打一下叉,拿去一部分时间,用空间的视角看待我们的时间,相当于我们的时间线在一个个项目那里产生了分形。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在某种尺度下,我们还要同时处理很多事务、与很多人交流。区块链强烈的分形效应让我们会老是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慨叹自己不是孙悟空,不会七十二变;而实际上,我们却成了孙悟空。因为在某一种时间尺度下,区块链经常诱使或者迫使我们必须同时去面对很多人事物,产生让自己都诧异不已的分形。是的,黑洞,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情、一种种物,就像一个个黑洞,或强或弱的引力场让我们的时间产生了尺度或大或小、程度或轻或重的弯曲与分形。同时,我们自己也成了一个黑洞,把经过我们身边的人事物卷入我们的引力场之中。对,在区块链领域,卷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儿,我们被人卷入,同时把人卷入,形成类似于量子纠缠的互卷态。互卷的现象如此普遍而强烈,互卷导致的分形尺度如此细微而难以察觉、分形的频率如此之高,以至于那些与区块链没有任何接触的人,老是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我们,与我们产生了明显的违和感、疏离感;同时,我们则会用近乎怜悯的眼光去看那些“圈外人”。没错,我在这里用了怜悯这个有点居高临下意味的词儿,因为事实上很有可能就是这样。分形几何学用无可辩驳的归纳逻辑告诉我们,我们与区块链的种种人事物互卷造成的分形,确实会导致我们至少在空间、时间这两种层次上的维度比那些没有卷入区块链相关人事物的人高一些。由于空间、时间层次的维度递增介于0—1之间,是一个用小数来表示的维度,因此仔细算起来,我们也许不能说自己比“圈外人”高出两个或者三个维度,只能说,我们的维度确实比他们高那么一个用小数来表示的维度。我们看他们,很有可能会像比我们更高维度的外星人看我们,目光里满是怜悯。

区块链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分形,更高维度的现实世界。如果现实世界是孙悟空的“真身”,区块链世界好比孙悟空的化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

中本聪,孙悟空,七十二变大显神通。

V神辍学变码农,B神任性闹天宫,没啥,都是中本聪。

孙悟空,中本聪,分形几何是老祖宗。

因此,我们不妨在这里给区块链下一个简单好记的定义:

区块链是现实的分形。

区块链是现实的分形,基于数据主义的分形。从这个角度看回去,中本聪、比特币与区块链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正是暗流涌动的数据主义思潮,催生了类似密码朋克这样的自发性社会组织;正是密码朋克这样的自发性社会组织,把中本聪深深地卷入其中,从而推出了比特币与区块链。比特币与区块链作为数据主义思潮的基础性生态位与利基,把无数人事物卷入其中、缠结出各式各样的分形,五花八门的分形又作为利基与生态位,把更多人事物卷入其中、缠结出更多的分形。由于代码共享,眼下的EOS、ETH等等公链生态,就是BTC区块链网络的分形,而且正在把各式各样的人事物卷入其中、缠结出更多的分形。数据主义简洁、优美、气势如虹而不可抗拒。基于数据主义的比特币与区块链已经成就了无数奇迹,而且必将展开更为波澜壮阔的进程、成就更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明白区块链是现实的分形,我们就很好理解中本聪为什么会消失。由于比特币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性,创世区块的哈希头始终都掌控在现实世界的中本聪手里,而现实世界的中本聪通过分形,已经拥有了更高维度的中本聪。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不喜欢更高维度的人生?较低维度的世界,必然因为对于较高维度世界的难于理解而设置种种障碍,乃至不自量力地对更高维度的世界“施加”各种压力,虽然这种压力究竟会不会有效果很难确定。现实世界的中本聪,又何苦来经受非数据主义世界对比特币、区块链这些基于数据主义的产物的报复性反制呢?如果中本聪不选择彻底的消失,作为数据主义的箭头人物,由比特币、区块链不断分形而成的加密经济系统的应力必然集中于他身上,非常容易导致加密经济系统的应力性骨折;现在,他消失了,非数据主义世界就失去了发力的方向与着力点,加密经济系统的应力就下行到系统的分布式节点,更加难以被摧毁。

确认区块链是现实的分形,现阶段的区块链就有了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

映射也许是现阶段区块链行业最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什么是映射?百度百科“映射”词条核心内容如下——

映射指两个元素的集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关系。映射,在数学及相关的领域经常等同于函数。映射需要预先定义投影法则部分的函数后才可以进行运算。映射计算可以实现跨维度对应,运用映射模拟可以实现跨维度的复杂模拟,可以对非连续相关的多个集合进行对应的近似运算。

区块链是现实的分形,正如两个元素集之间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相互“对应”关系,区块链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对应”关系。映射基于函数,又可以与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技术无缝对接。因此,数学意义上的映射也许可以与区块链无缝对接。

数学意义上的映射是区块链重要而迫切的基础工作。由于数学意义上的映射基于一系列具体而清晰的函数,现实世界的资产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函数以最快速度映射到区块链上,因此,现阶段区块链首先要做好资产映射工作。资产即数据。映射不仅是现实世界与区块链世界之间的桥梁,还是现实世界与数据主义世界之间的桥梁。现实世界的一切数据,只有通过区块链映射到数据主义世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确权和赋值;现实世界的一切数据,只要通过区块链映射到数据主义世界,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确权和赋值。这是区块链最擅长、大概率最快实现的领域,因此,现阶段区块链行业如果明智的话,必须尽快做好相关工作。

如上所述,资产映射的核心工作就是为现实世界的各类资产探索、设置各种映射函数。因此数学意义上的映射、与现实世界的资产密切相关的映射,我们不妨称之为函数映射。在区块链世界,还有另外一种非数学意义、基于人类社会学的映射。现代认知学是人类社会学的基础,从认知学角度看,认知是基于各式各样理论模型和经验场景的联想。映射是人对具体情境的联想,各种异质性的联想与映射联动、有机和合成各种具体的场景;也就是说,映射是动态而复杂的认知学现象。从认知学角度看,区块链的映射就是场景与场景之间的映射。这种映射有一个强大的功能,那就是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认知与认可,从而产生人类社会学意义上的价值。由于现阶段区块链大概率还只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因此,与资产映射相比,现阶段区块链行业更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也许是做好以人为中心的场景映射工作。现实世界的各种场景可以通过映射实现“乾坤大挪移”,在区块链世界构筑出类似的各种场景,反之亦然。现实世界的任何人,只有通过场景映射与区块链产生联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现实世界的任何人,只要通过场景映射与区块链产生联系,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

函数映射简洁、清晰、内向,场景映射复杂、模糊、外向;函数映射更多地与资产关联,更多地指向价格,场景映射更多地与人关联,更多地指向价值。函数映射是基础,为更加复杂的场景映射提供生态位与利基;场景映射是扩展,为函数映射提供各种反馈,让基于数据主义的区块链分形生态朝着更为健康、有力的方向迭代、进化。

区块链是现实的分形,初始分形往往基于非常具体的场景而对后来形成的场景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形成更高维度的分形。假设有一个场景是初始场景,那么,未来某一个时间点上形成的场景与初始场景之间往往部分或者全部对应,因此而形成强烈的镜像效应。现阶段的现实世界基本还是以人为中心,因此我们不妨假设现实世界与镜像性的区块链世界由爱联系,映射就是丘比特之箭。传统的丘比特之箭可能是单向的,区块链映射则必然是双向乃至多向的;传统的丘比特之箭是想象力的产物,区块链映射是现实的产物,色声香味俱全,非常具体而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世界与区块链世界等等名词与称谓,其实是无可奈何的表述策略;实际上,现实世界就是区块链世界,区块链世界就是现实世界,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间隙与隔阂。因此,所有映射其实很有可能都发生在极小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以内,这个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我们只能模糊地体会到分形的效应,却不能清晰地看见分形的具体过程。

我们明白区块链是现实的分形后,还可以马上明白——

1.V神、B神、N神都是中本聪的分形,不过是孙悟空在玩他那七十二变的把戏。

2.现阶段区块链的各种超级节点就是分形意义上的折点。随着时间推移,分形持续,超级节点数量会越来越多而规模会越来越小,呈现出真正的分布式。

3.寿命非常重要。因为很明显,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健康长寿,才有可能淋漓尽致地分形,从而享受到尽可能高维度的人生。

4.时间管理是个体控制分形速度的关键。空间层面的自我整理与收纳是个体控制分形方向的关键。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场景映射频率和效果,直接决定彼此的价值。

5.基于分形原理,在动态的过程中找对发力点,形成黑洞效应是一个项目实现裂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6.现实世界会回归数学的本源,那简洁而优美的世界。

7.未来是丰富多彩的分形世界。在那里,个性化思想会受到高度重视。

8.基于数据主义的分形,会导致数据价值大爆炸从而形成交易大爆炸。

9.数据主义将引领全球经济走向不可思议的繁荣,甚至引领人类抵达宇宙中更为深远的时空......

陶庐|2018.12.02|JMAY10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