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规则教育,三招搞定“熊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们都是如何处理的,能不能搞定,有没有手忙脚乱?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孩子再出现问题时我们就有引导他们的底气。院长教我们掌握的三招:
1、观察以锁定行为底线
(1)、安全的底线
0—3岁的孩子可以摸摸这摸摸那,但是不能摸电。
(2)、行为的底线
放学必须回家,天黑了回家。
(3)、心理底线
在什么时间规定的事,必须做成,哭闹都没用,这是底线。
(4)、必须吃早餐
2、讨论以确定遵行规则:以身作则 以爱先行 温柔坚持 奖罚有力
有问题开家庭会议解决,让孩子敢于表达,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家长能用科学的方法接住孩子的表达,能正确引导,孩子心里是舒服的,轻松的,憋到心里更难受。
孩子其实是不怕家长提要求的,家长的要求越明确,孩子执行越到位。
在规则的道路上是家长先犯规,孩子后犯规的。
一个焦躁不安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焦躁不安的家长。
清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3、建设以顶线推行致远
找到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的特长,鼓励孩子的勇气,分享孩子的体验。
一个案例:七年级男孩看了一部军旅生活的电视剧,梦想长大了当兵,全家人都不同意,有矛盾来求助院长。——这是个死心眼的家长,才七年级的孩子他想去现在又去不了,说不定到八年级他可能都不想当兵了。
家长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要尊重孩子。给孩子说话的权力,说出他的感受,尽管有时候不一定对。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让他帮我们做一些事情,挖掘他的特长,他会有自豪感,当他有自豪感的时候,他就会有自信,自信能给他带来自己认同自己。
教育孩子之前,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我们是孩子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