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力,学习力,这两力决定着你是不是具备很好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徐洁老师的书中有问题8:为什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师要有思想,问题9:研究型教师怎样学习,在这两个问题里,徐洁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论述了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重要性,并细致入微的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老师们作为教育科学研究型教师该如何学习。
徐洁老师说,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有思想。
思想其实就是一种信息。是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分子摩擦碰撞,引起了某些信息的规则排布,在三维空间中的表现就是产生电流,引起脑细胞的活动,这便是思想的本质。由此本质来看,有思想的人必然知识丰富,心灵自由,精神高贵。在这样的思想疆域里,才能够产生真正有价值的思想体系。
徐洁老师说,有思想的人就是能量无穷的人。思想就像火花,它会点燃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有思想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必定有独特的魅力。
谁有思想谁就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领袖。我们的教育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纵观众多研究型名师专家,都是有独特思想的人。只有高远而敏锐的思想,才可能洞悉教育的本质,从琐碎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发现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的乐趣,如徐洁老师本人便是。
一个有思想的人一定有非凡的思考力,思考力是研究型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必定爱学习。
面对这个多变多彩的世界,唯一能够应对的办法,就是学习。没有一种经验和技能可以应对未来,唯有开放自我、不断接受新知、更新自己的原有知识,终身学习,才能让思想与时俱进,才能让思维不固化。
徐洁老师在问题9中从五个方面来论述学习。
学习即生活。研究型教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思想境界来认知和对待,孜孜以求,学而不殆。这段话让我深深叹服,是的,用优秀的人教育出更优秀的人,是教育的美好境界,而优秀的老师首先需要有这样的大格局。有格局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徐洁老师说,学习不仅仅是属于教育范畴,还属于生活范畴,犹如吃饭穿衣一样重要,生活的乐趣根本上来源于学习的乐趣,足见学习有多重要。
学习要选择。我用两个方面概括徐老师的论述,第一,学习要专注。专注就是要在茫茫如大海的知识信息里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符合自己研究领域的,吸引自己思想的,激发自己热情和兴趣的知识来学习。如,有的专家老师提到的:读烂一本专著,研究透一位名师,就是指的学习的专注性,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我们感兴趣的专项研究上,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价值。第二,学习要广泛。网络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注重多元化学习,学习应该是时时处处的事,书本、网络、名师、专家、同事、朋友、家长、学生,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关注,心怀一颗坦率的心去深入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气度和格局,一个研究型教师必须是个善于多方面学习的人。视野开阔,知识渊博,谦卑好学,这样才有可能带领学生走向更宽阔的人生之路。
学习的快乐。徐老师在书里用了一连串的词语来形容学习的快乐: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心领神会、刻骨铭心、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美妙绝伦,这样的感觉如遇相谈甚欢的良师益友,只有亲自尝试才能品出个中滋味,大家可以亲自尝试,记得:要想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唯有学习。
徐老师还谈到学习的实用性和个性化。
学习的实用性,应该就需要看每个老师研究的方向,和每个老师工作中的需要。学习首先服务于工作,工作是一个人最好的最有价值的生活场域。
学习的个性化应该归从于老师的思想,每个人的思想也像树叶,各不相同。深邃的思想产生深远的有个性的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力和思考力,结合起来看,密不可分。学而思,思而学,学中思,思中学,如徐老师所说,每个研究型教师都应该在学习和思考中增长知识、丰富经验、升华情感和分享欢乐。从而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塑造心灵,做一个有信念、有操守、有个性、有思想、有光热的老师。
人只要努力就会有不期而遇的收获,让我们带着学习力和思考力去做教育,做研究,去做一名幸福的研究型教师,从而遇到更美好的教育和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