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工具。
先定义下什么叫做「工具」,在我看来,工具是指帮助使用者完成某类任务的实现手段。
所以,我认为工具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满足以上这条定义,就可以说它就是一个工具。既可以是真实存在的物品,也可以是软件,甚至是一种思想。
工具最重要的属性是提升效率
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要有工具存在?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效率。如果无需借助额外工具,就可以高效完成一些任务,那么针对相应任务而设计的工具也很难有存在的价值。举个例子,比如要拆快递,如果手就能很轻易的撕开,那么专为快递设计的拆解工具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良好的工具可以事半功倍
正是因为工具最重要的属性是提升效率,所以我个人对工具的诉求非常强烈。因为我个人非常看重效率。善用好的工具,会让很多事情做起来更快更舒服,节省出时间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列举下我的一些数码类工具来说明:
1.iPhone7 作为我手中性能最好的手机,专用来处理非常用类APP的需求,以及出于爱好对大量新应用进行产品研究。作为256G的顶配版,完全满足我体验各种产品的需求。
2.iPhone6 Plus 这是15年国庆节买的一款老机器了,才16G容量,中间换过一次电池,因为良好的屏幕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我会专用来看视频,有时候也会用来看一些电子书。影音视听整体的体验都非常棒,硬件配置看1080P的视频绰绰有余。
3.锤子坚果 Pro 这个是我目前的主力机型。双卡双待+18W快充,单这两点足以让我放弃iPhone而选择锤子。当然锤子的表现也没有让我失望。系统稳定且纯净,这点远超我的预期。当时趁着降价1499入手,4+64G的搭配完全够用。锤子的一些细节创新和优化,都完全对得上这个价格。我会用来进行高频的需求处理,比如微信、看资讯、听音乐等等。
4.Kindle Paperwhite3 这个毫无疑问,主要用来看电子书,而且完全存的下几百本电子书,这点完美解决了传统纸质书的便携性问题。墨水屏+背光灯,让我在任何环境都可以畅快的阅读,根本停不下来。火车上常常从上车看到下车,6小时不停。
5.耳机 我有三款,分别是苹果原装,AKG入耳式,VJJB入耳式。其中苹果原装主用来打电话,因为麦克风好;AKG主用来旅途听音乐,因为耳塞紧,隔音效果好,这点在火车上尤其重要;VJJB因为音效最好,专用来专听一些重低音,一般在办公环境和家里用。
6.移动电源 买的荣耀快充版,18W双向快充,带指示灯显示。长途旅行必备良品,不多说,手感也是非常好也非常轻。
7.电脑macbook pro retina 其实电脑目前对我来说用处不大,但也确实做出了很多贡献,帮我完成了很多任务。这里想说的是,一定要去搞到那些付费软件,来尽可能的提升效率。比如虚拟机、写作工具、办公工具等等,搞到的手段有appstore直接买,还有淘宝可以低价买大礼包。这点上我做的不够好,尤其是对Parallels Desktop这款软件了解不深,感觉相见恨晚,不过目前已装好终身正式版。之前搞过双系统,发热极其恐怖就放弃了,又试了VMWARE这款免费软件,实际上是既对视网膜屏的支持很弱,性能也很垃圾。导致我一度想买个WIN系统的本。但自从我用了Parallels Desktop,可以说帮我省了一台win系统的本。
当然,以上只是列举我用到的一些数码类工具。生活中的工具就更多了,什么多功能军刀、个人护理套装、螺丝刀套装等等,大多都是非常便宜也非常好用。还有很多工作中我用到的软件类工具,也是用了以后提升效率非常明显。
善用工具者为王,在购买工具上要舍得投入
如今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开始过剩。最明显的就是信息开始泛滥。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只有真正善用工具来提升效率的人,才能用更少的时间达成更多成就,从而走上时代的前沿,成为人生赢家。在筛选信息上,往往需要思路策略+具体工具相结合,如果你知道微博、公众号、人人PM的信息水平很低,那么策略上就应该减少在这部分信息获取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具体操作上也可以改进效率,比如公众号就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快速浏览感兴趣的文章,对有深度的文章加收藏,在有大段空闲时间时再精读、慢读。
还有一点,就是在工具购买上要舍得投入。要相信对工具的投入是一劳永逸,ROI永远都是远高于预期的。比如买电脑这件事,如果买台质量过硬、配置过高的电脑,长期累积起来的速度和效率提升,既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也能使电脑的使用体验非常好。试过i3处理器做数据分析,就知道这完全是在搞笑呢,打开一个万量级数据的Excel就需要好几十秒。时间就是金钱呀。
最后引用并改造一句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器」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