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我正听了一半,朋友就将纸质版送到跟前,真有缘。封面就表达了一切:一支削好铅笔轮廓勾勒出山峰的样子,而铅笔油漆部分,因着被削过显现出来的波纹,有如一座座小山包,一位长发女子就站在其中一个山包上,眺望着远方,一群飞鸟向着远方光明的山顶飞去。如书名所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种逃离,一种寻找,一种执着。除了中文书名,原著的书名《Educated》赫然纸上。
Part I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的是作者前半生真实的经历。她叫塔拉,她与兄弟姐姐共七人,与父母一起生活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父亲是虔诚的摩门派教徒,勤劳朴实却又固执独断,相信世界末日随时到来,一旦有现金就购买粮食、弹药、物资等囤积着备用。母亲是精油调配师和助产师,婚前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因着叛逆远离家庭,跟随丈夫后变得盲目顺从,甚至到了儿女心寒的地步。全家都在父母极端思维的阴影下压抑地生活着:
1.父母笃信灾害是上帝的旨意,有伤有病只接受母亲的顺势疗法,即使遭受严重烧伤、两次车祸都是拒不接受医生治疗。
2.哥哥肖恩传承着父亲的极端思想,认为女人应待在厨房,穿裙子、外出与男人交往都是“妓女”,以爱的名义对塔拉和姐姐随意施加残暴。
3.父母、肖恩一起营造着一种家庭氛围,不断洗脑,并以爱的名义束缚、欺骗着家人,谁要反抗就是背叛,谁要挣脱就要受惩罚。
4.一直以来至17岁,从未离开过家,与全家小孩一样,未曾接受过一天公共教育,自然也没接受过任何公共带给的福利,直到有一天,因着哥哥泰勒通过自学离家上学后,自己的信念才得以苏醒。
Part II
看着当今社会还有作者这样的家庭存在,感觉到心痛;看着作者凭着自己的意志力,冲出家庭带给的阴霾,摆脱其魔咒,重塑了自我,又感觉到欣慰。作者用前半生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提出了警示:
1.面对原生家庭决定你的起点,但不能决定你的终点,决定终点的,始终是你自己。从作者一家人小孩们的结局可以说明:一家七个小孩,孩子们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三个离开大山,接受教育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四个留在大山,连普通高中文凭也没有,复制着父辈的生活。正如《茶花女》有道: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2.原生家族带给的伤害是特别的严重,可能也会影响现实家庭。想要越想要摆脱,越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亲和力。从塔拉两个哥哥的家庭也能反映出来。此外,从十六岁看到哥哥泰勒离开家后,塔拉已开始自觉、尝试着接受公共教育、从到杨百翰大学、攻读剑桥硕士、到哈佛成为访问学者,期间,曾试着一次次摆脱与家庭的纠缠,有亲情、有观念、有信念,更有毅力的PK。正如杰克·伦敦所说,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的环境。
3.宽松的环境,也给人们更大的发展空间。全书还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山外的人们,从超市的老板、教会唱诗班的歌友与查尔斯、罗宾等舍友到斯坦伯格教授、克里教授为代表的大山以外人们,正是他们给予了塔拉有别于他原生家庭更广博的接纳、宽容和爱,为其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增添了勇气。基于此,于一个成熟的人,问题可能不再是问题,而是一种资源。伤痕的另一面,也许就是上天赋予的独特印记,足以让人绽放不一样的光芒。
4.作者在书的最后,反思着自己的改变,以她的话来说:“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她最终将给她带来改变的是归功于教育。全文记录是她17岁后经历教育的过程,如一只自由之鸟,想在哪里安窝,就努力去寻找,那是她心中的圣地,生命中的大山;无论期间有伤痛,有疲倦,需要割舍的亲情,也一无反顾。是教育让她看到了希望,拥有了主见,改变了境遇。这就是为何作者的英文原名"Educated”的真谛之所在。
释卷长叹,教育改变命运,你的内心决定你是谁。